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5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三道,本来打算趁机捞上一把的美国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也开始撤军,而德军撤退比较麻烦。按照条约规定。德国人不能搬走和损毁原协约国领土上的任何设施和公私财产。撤军行动中。将有协约国、同盟国和华夏组成的观察员负责实施和监督。在这方面华夏做的还是很好的,只要物品上有非德文的东西都将被要求留下。在法国的德军彻底撤离法国东北部、比利时和荷兰一共用了将近3周的时间。上百万的德军和奥匈军队回到了本土。

与此同时双方在北非的交割也开始正式执行,虽然北非地域广大。但是交割过程却十分迅速,那么相对于欧洲而言不过是一片不毛之地罢了。扔了法国人也不十分心痛。当时间进行到1919年8月3号的时候,同盟国和协约国两方完成了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剩下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死亡了上千万的人口。但是与历史不同的是,英法等西线交战国损失的人口比历史上要少一些,而俄国损失的人口要远多于历史,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损失的人口也要比历史上少一些,也就是说,仅从人口的角度来看,除了俄国和土耳其之外。其它交战国的人口损失要比历史上少上一些。

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参战各国的消耗要远大于历史,毕竟这个位面上双方海上力量拼的可谓是两败俱伤,陆军方面随着大量装甲车辆的使用,使各国财政支出大增。以英国为例。历史上英国1战中一共花费了118亿英镑,欠了美国人44亿英镑的外债。而这个位面上英国人在5年中将180亿英镑全都打了水漂!对美的债务更是达到了近70亿英镑。但是与历史不同的是,英国人显然不能把这笔费用转嫁到德国人身上!如果美国不松口的话,每一分钱都要英国人自己一个子一个子的还清!…。

英国人亏大发了,德国人难道就能很好吗?当然不可能呢,虽然德国在这个位面的表现要比历史上强太多了!不仅战争以平手结束,而且还从俄国获得了大量的好处,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好处最终没落到德国人手中,从俄国贵族和皇室中搜刮到的大量金银的硬通货比几乎是刚刚从俄国运出就搬到了开往华夏的商船上,为了支持战争的消耗,德国人几乎花光了政府所有的黄金储备和掠夺而来的硬通货比,不仅如此,到最后德国不得不从国内搜集黄金白银用来支付。这还仅仅是资金上的消耗,为了华夏能够继续支持德国的战争,德国人还强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意华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投资设厂,而作为穿越者,华夏早已经将后世几个重要的产油地买下。就准备科技水平一到就开钻打井了!。…。

对了,还有一个国家必须要提一下,那就是美国。可以这样形容这个位面上的美国。。出力比历史上多的多,但是除了收获一堆死亡通知单和债卷之外,美国没有获得任何东西!更可怕的是,英法等国的债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恐怕无法兑现了,这对于华尔街那些嗜钱如命的家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是美国政府这次又不能强迫英法还债,因为这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而要是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程度,人家直接表示不认账了,美国能如何?难道抄家伙打过去?明显不可能啊。

而且美国不但不能去逼迫英法还债,反而要贷给这两个国家更多的钱,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欧洲有能力抵御同盟国集团的就只有这两个国家了,而要是这两个国家都垮台的话,恐怕美国就要独立面对强悍的同盟国集团了,德国一直就对美国的后院很有想法,而南美各国对于美国也有一定的不满,美国作为一个试图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的国家。自然不会允许别人在自己的后院做小动作!。…。

除了交战双方之外,华夏作为唯一一个未卷入大战的大国在这场战争中可谓是收获颇丰。仅从黄金储备上来讲,华夏几乎等于搬光了德国、奥匈帝国、俄国以及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国家金库,外加大量的民间黄金。而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物资订购同样也促进了华夏的工业增长,在短短的5年战争期间,华夏的工业产值增加了120%以上!按照民间的说法,只要有钱投入到工业之中就一定能赚钱!更为关键的是,华夏从俄国那里获得了几乎整个北亚。而北亚的建设和开发同样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华夏国内为供应同盟国战争而兴建的工厂并不会因为失去客户而倒闭,他们将随后转产以便投入到华夏新增国土的开发上。而同盟国提供的黄金等硬通货币则为华夏随后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在战争期间,作为支付物资的另外一种手段,各种技术和机械设备也源源不断抵达了华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