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怠工。华夏说出卖两艘主力舰,八成以上是表明态度,其实真正出售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如果事情真的到了关键时刻,意大利提出要买,华夏是肯定要卖的!大国的声明是用自己的信誉作保的!而且当天津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华夏也不担心自己的海上安全。
“只要能说服华夏,让其严守中立,意大利就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威廉二世很清楚意大利最大的依仗。但是清楚关键点,并不代表能解决这个关键点!一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的德皇就不想想凭什么华夏要听你的?面对德国特使要求的华夏暂停向意大利出售战舰的要求。徐杰嗤之以鼻。而接下来的措辞也比较激烈,嘴炮一般是没什么用的,但是如果以实际行动为注脚的话,嘴炮也是很厉害的!因为它随时可以转化为真的火炮!。…。
“在这个世界上,华夏想要出售什么东西不是别的国家可以指手画脚的!我们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意大利需要,我们想卖就可以了!更何况贵国和意大利是盟友,我们卖给意大利的武器就等于卖给了同盟国,当然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贵国和意大利交恶了,那么我只能说这是同盟国内部的事情,和我们无关!不过在我看来,意大利在5年的战争中也算得上兢兢业业了,而到最后时刻出了一些意外,我想主要的责任应该在贵国和奥匈帝国。”徐杰毫不掩饰的表示了自己对德奥的不满和对意大利的支持。…。
至于其中的原因吗,徐杰不说,德国人也明白,双方自从沙皇俄国倒台之后就在对俄国的处置问题上存在的诸多冲突,虽然现在大部分问题解决了,但是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而德国对西班牙殖民地的承诺,华夏也是有些担心,毕竟华夏对菲律宾还是有些兴趣的,有些时候虽然不能彻底撕破脸面,但是并不代表不能有所表示,华夏此举就是告诉德国。。即使华夏处于遥远的东亚,但是依然可以对欧洲的局势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那就是变相的向协约国示好,毕竟战争结束了,大家要好好的做生意,金钱面前,还有什么仇恨是放不下的呢?大家一起赚钱多好!。…。
面对华夏的举动。德国还真没什么好办法,除了大骂几句之外,还要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而此刻,奥匈帝国也不再跳腾了,作为德国的小弟,连老大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又能如何解决?更何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他挑起的,奥匈属于那种挑事能力比解决问题能力要强得多的国家。一遇上大事立马就不行了!
最终威廉二世不得不接受现实,决定基本上按照原来的分配方案进行,及保证意大利在巴尔干地区的实际控制区,同时尽可能的保证意大利在阿尔及尔以及埃及的利益,同时作为补偿,意大利在进入中东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时候享有和奥匈帝国同等的待遇。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幸福痴人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同盟国内部重新达成了一致意见。内部分裂的危机终于渡过了,而随后在和协约国进行长时间艰苦卓绝的谈判后,双方重新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磋商,最后对整个北非和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如下的处置。从西向东处置结果如下。
西班牙收回直布罗陀,但是此地不能用于建设任何军事设施,原来英军遗留下来的炮台、掩体以及随后同盟国临时建造的各种仓库等设施必须拆毁,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能驻扎在距离海岸线20公里以内的地区。同样,与直布罗陀隔海相望的摩洛哥沿海也会受到这样的限制。西班牙占据摩洛哥南部部分地区15年,同时从葡萄牙撤军。
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尔西部得以保全。意大利占据阿尔及尔东部部分地区,并且从突尼斯撤军。马耳他岛归意大利所有,但是意大利不能在岛上新建任何军事设施。埃及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存在。。任何国家不能成为埃及的保护国,而苏伊士运河将由国际共管,其利润将有英德两国占有。运河两岸20公里内不能设置任何军事设施。非洲处置完了,接下来就是中东,奥斯曼帝国将维持1914年的国界线。从侵占的阿拉伯半岛上的各国退出。。…。
1919年6月21日,在伯尔尼举行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和谈正式落下了帷幕,双方签署了旨在结束战争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伯尔尼条约》。伴随着条约的签署,各国开始结束敌对状态,按照预定的计划,首先行动的是英国美国和德**队。英国人坐上轮船回到了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