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什么?不过是两场战争之间的间歇期而已!”这句话虽然说的十分的刻薄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德奥感到庆幸,虽然这次战争比他们预期的要长很多,消耗的很多同时也艰难很多,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打赢了。从崩溃的俄国身上获得的大量土地和资源让德奥可以迅速的恢复实力,他们无惧于将在未来发生的战争!甚至于连在合约刚刚签署不久,德国海陆军部门就已经开始考虑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了!。…。
英法在舔舐伤口。。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绝对弊大于利。西线的局势和刚开战一样,但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不过英法并没有丧失斗志!因为此刻有一个更加强大的盟友坚定的站在了自己一边!这个盟友的名字叫美国!美国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要求英法偿还对美债务,反而继续拿出大量的资金来扶持这些国家。当然,这些帮助绝对不是免费的,英法需要用自己的市场和海外的部分重要岛屿来做交换,例如本来在2战时期才交给美国的迭戈加西亚岛,在1920年的时候就已经落到了美国人手中。
历史按照巨大的惯性在前进,1战之后必然2战,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惯性比历史上大多了。战争刚刚结束,甚至连退役的士兵都没有完全安排妥当,一场军备竞赛就在悄然拉开,“虽然战争结束了,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并没能大显身手,但是陷入困境中的皇家海军来说,这艘排水量高达38000吨的超级战列舰将带领皇家海军重新回到巅峰!”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司令杰里科将军这样评价这艘即将服役的战列舰!。…。
感谢书友zhouyu1976、ynn7817、hukaikaka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16寸风暴
“没有人想到在战争刚刚结束后,新的一波海上军备竞赛很快就来了,有人说这是1战海军建造计划的延续,有人说是美国和华夏这两个在战争中并没有受到多大创伤的国家挑起的,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场竞赛已经挑起,任何一个希望拥有阳光下领土的国家都必须跟上。而这种强大的压力对于绝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在最终双方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舍尔。
就在1919年7日,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的协议墨迹未干的时候,华夏在大连造船厂建造的两艘装备着9门16寸舰炮的超级战列舰天津级战列舰的一号舰天津号和2号舰大连号服役,并且交付华夏北海舰队。而这级战列舰的交付让本来已经趋于沉寂的海军军备竞赛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这两艘战舰排水量高达3万9千吨,装备了9门16寸L45舰炮和12门5寸舰炮。由18台亚罗锅炉提供动力。。额定输出9万马力,最大输出11万马力。可是使这艘船跑出最高达26节以上的速度。秉承了华夏共和国战列舰一向重防护的原则,这级战列舰侧弦装甲为350MM倾斜20度。装甲带高度4。5米(包括下部削弱部分。)并且下部装甲带一直延伸到船底,厚度从5寸削减到最低1。5寸。具备了一定抵御水中弹的能力,而水平主装甲厚度高达6寸,弹药库更是高达7寸。可以完全免疫现阶段的16寸重炮的水平攻击。炮塔装甲正面18寸,侧面12寸,而炮座装甲也达到了16寸。并且在装甲带外部还有4层隔舱,其中第一层是空仓。然后是装着燃油的液舱,再里面是两层分仓,整个TDS的纵深达到了将近6米!可以说这级战列舰的出现让华夏海军重新站到了世界海军的巅峰之上。而这级战列舰一共预计建造7艘,被世界海军界称为新的“big seven”。。…。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两个月后。美国人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也下水了。不过和华夏新服役的高大上的快速战列舰相比。由田纳西级战列舰放大而来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甚至有人戏称这艘战舰不过是把田纳西级的4座3联装舰炮换成了4座双联装16寸舰炮而已。而实际上呢,也确实如此!原因很简单,美国原本是打算和同盟国大战三百回合的!再加上对改进后的铁乌龟系列战列舰还算比较满意。而重新设计战舰不但耗时冗长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在美国人看来,换装了16寸L45MK1型主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已经足够压制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了,所以科罗拉多级最终诞生,侧舷装甲为320MM倾斜16度。主水平装甲为120MM。动力系统一如既往的不给力。最大输出功率3万2千马力。只能让这艘标准排水量34000吨的船跑出22节的速度。
而在1919年年底,大英帝国的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