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8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变成了顶替意大利的绝佳选择,不过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拥有海军的必要了,波罗的海是德国的内海,而黑海沿岸也基本和俄国无缘。不过作为德国一手扶持的政府,俄国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而考虑到此时俄国元气大伤国内纷争刚刚摆平的原因,德国对俄国的要求也很简单,主要是提供一些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以及潜艇就可以了。…。

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各大强国却为下次战争做着准备,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力不从心,英法两国已经在1战中流干了血,而德国奥匈意大利虽然获得了战争红利,但是消化这些红利也需要时间。短时间内资金也十分紧张。而美国和华夏虽然在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都想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自己的优势,无休止的军备竞赛的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对于美国和华夏来说,目前经济情况最好的就是这两个国家了,而这两个国家从地理上来看出现直接对抗的可能性极低。。广袤的太平洋让双方都不能把对方怎么办,既然这样的话,那倒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肌肉有的时候只是为了震慑对手,为下面的和谈做准备。。…。

至于英法德奥意等国早就希望可以通过谈判来限制对手的军备了,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没有数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巴不得大家都不造战舰。然后等到实力恢复后再展开军备竞赛,虽然各国的实力有强弱,但是最终都还是接受了通过一场谈判来终结军备竞赛的办法!

而这一次提出海军军备谈判的是美国总统纳尔逊,随后英法表示响应,华夏表示支持,而同盟国集团在经过研究后也表示可以接受,与历史上不同,这次参加海军军备谈判的国家更多,有华夏,美国、英法德奥意西班牙和土耳其一共九个国家参加谈判。当然了,后面两个国家是协约国集团强烈要求下加入的,因为对方是敌国,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为了能彻底堵死漏洞也被要求加入谈判,而德国也要求英国的自治领的战舰吨位也加入英国海军之中。至于谈判的地点吗?双方约定后决定在唯一一个中立国华夏首都北京进行谈判。于是乎,在后世影响巨大的北京海军军备限制谈判缓缓拉开了序幕。。…。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第二更奉上,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会议前夕

这次的会议与历史上有很大不同,历史上的会议不过是1战胜利者为了平衡彼此之间的实力,缓和矛盾而召开的。而这个位面上,因为双方战平,所以说参加会议的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是敌对的,双方之间的仇恨和争斗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消散。相反,他们将这次会议作当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可以削弱对手的机会!至于华夏吗? 在双方看来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相对而言,双方认为华夏在海上没有扩张的企图,除了因为原德属太平洋群岛的问题上和美国小打了一次之外,(其中还是因为有日本的误导。)华夏在1战期间海上的行动完全可以用平淡来形容。而且因为华夏超强的实力,双方认为,如果能拉拢华夏制定一个对自己一方更合理的举动将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德国人认为虽然双方在1战期间也出现过勾心斗角的事情。。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合作多余对抗。既然如此,那么继续月华夏配合来限制协约国自然是水到渠成的,而协约国认为在1战之前,华夏为了自己的利益倾向于同盟国集团是很在正常的,但是现在,同盟国集团进一步做大,难免会在一些问题上和华夏产生冲突,为此华夏不可能像原来那么支持同盟国了,在瑞士谈判的时候,华夏就出手打乱了德国的部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夏政策的调整。。…。

而在两大军事集团内部,同盟国和协约国也开始协调内部立场。其中作为同盟国中最强大的,无可争议的盟主,德国早在会议之前三个月就与奥匈帝国、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等4国代表一起在柏林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了。意大利虽然已经表现出一些异动。但是考虑到怎么着也算同盟国重要成员。这种打嘴炮的时候多一个盟友也多一点声音。而意大利虽然对德国有一定的提防,但是目前也不能和德国闹翻,于是乎以第谷为代表,意大利人参加了再德国柏林举办的同盟国内部立场协调会议。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我们与对手站在同样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英国人想要保持世界海军第一的地位已经不可能。在这场谈判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对等的原则,德国海军无论从吨位保有量上还是从国家未来的工业潜力上来看。德国应该拥有和英国对等的海军实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