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海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8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而同样作为地中海最为强大的海权国家,意大利应该和法国拥有相当的海上力量。”说到这里,提尔皮茨元帅笑着对第谷海军元帅示意。。…。

“而奥匈帝国、应该具有至少相当于意大利海军一半以上的战斗力。西班牙是我们保证欧洲西部海上权益的重要保证,而奥匈帝国海军则要随时准备南下进入印度洋。支援土耳其海军。因此必须有较强的战斗力。”提尔皮茨的话中的意思很明白。在谈判中,同盟国将采用“盯梢”的方式,强调对等,德国海军必须拥有和英国人相当的吨位。而法国海军虽然现在远不如意大利海军,但是考虑到法国的工业实力,同盟国也不能放松,必须通过条约死死的卡主法国海军扩张的步伐。至于其它三国吗。提尔皮茨的要求是至少有意大利海军一半的吨位。当然西班牙和土耳其想要实现恐怕很困难。但是奥匈帝国却有机会,毕竟奥匈的工业水平和意大利半斤八两,而从俄国获得大片领土后,实力会有所增加,即使考虑到奥匈帝国是一个路权国家。但是依然有能力建造一支较为强大的舰队。…。

“那美国怎么办?协约国是3个大国。英法不足为惧,但是美国无论是从工业还是从其国家战略上来看都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比英法加在一起还要强大。”很快,奥匈帝国代表发现了提尔皮茨似乎将最大的敌人忘记了。。…。

“美国面对的是两洋,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海上力量都集中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方向,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另外一个有希望冲击海权王座的国家,只要华夏一直站在我们这边,即使不是军事同盟,美国人就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欧洲。而且如果我们能在美国人参战之前就重创英法的话,那么即使美国海军来了又如何?就像这次战争中一样。”提尔皮茨沉思片刻后说道。美国太强大了,虽然美国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算多么出色,但是美国强悍的国力却让同盟国各国忌惮不已。德国不可能拥有和美国相当的国力,这不仅仅是工业产值的问题。。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禀赋的问题,德国即使拥有了东欧的大片土地,但是和华夏以及美国相比,在土地和自然资源方面依然是一个**丝!

“元帅的意思是用华夏牵制美国的部分力量?甚至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华夏拥有和美国一样的吨位?那要是这样的话,德国、华夏、美国和英国都将拥有一样的吨位了?”一直没有发言的第谷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样一来,世界上就同时出现了4个海军实力相当的国家。。…。

“这是最好的结果。”提尔皮茨有些无奈的说道,如果说1战开始前,英国第一德国第二,世界上其它国家都无法与这两个国家的海军相比的话,那么等到战争结束后,德国是真的获得了和英国人对等的海上力量,但是扭头一看,另外两个庞然大物却追了上来!甚至于,依靠这两个国家强悍的国力。他们有能力拥有更强的舰队。这就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而就在同盟国考虑如何从吨位上限制对手的时候,协约国也没闲着,协约国三巨头不得不坐在一起来考虑如何对抗日益强大的同盟国。不过与战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协约国的老大不再是那个将米字旗插在世界各地的约翰牛了,而是他的表兄美国!随着一战的大量失血,同时又没有战争红利来补偿,已经失血严重的英国再也没有争夺世界第一海权国家的硬实力了,同样,这一点也适合法国,即使没有条约限制,让他们随便造,恐怕也没钱造更多的战舰了,而美国可以,为了更好的让协约国总体实力上升,协约国制定了两套应对方案。。…。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脑子确实比德国人要活泛不少,德国人只知道在吨位上限制对手。但是英国人却懂得如何在更新上限制对手!英国代表杰里科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即各国的无畏舰以及前面的战舰都需要退役,而所有的超无畏舰在服役期达到20年之前,则不能更换成新式战舰!而总吨位减去剩余吨位造成的保有量差额才是新造战舰的吨位!而且杰里科还提出了,现有战舰不能换装更大口径的舰炮!这点看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经过仔细计算后,美法两国代表不由的翘起了大拇指,真TM是人才啊!这其中的奥秘到底在哪呢?就在于目前双方保佑的战舰质量上!

先说英国,这样一算的话,剩余的几艘无畏舰固然可以退役,然后留出新的吨位来造新船,而几艘初代13。5寸战舰虽然会被保留,但是因为完工较早,则可以较早的退役。这又能省出一些吨位,同理也点也适用于法国,法国就两艘主力舰了,几乎可以在条约限制下换上一套全新的船,美国也是这样。少量的没有参照的无畏退役后,也可以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