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目标。作为一名参加过1战的宿将,施拉格很清楚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在欧洲列强中除了打打意大利之外,连俄国人都打不过。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他避开了诸如威尼斯、波尔扎诺这些防御坚固的城市。一方面是攻坚消耗巨大,损失惨重,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施拉格需要的是速度,自己直接指挥的山地部队和从海上登陆的部队长于机动却不利于攻坚。攻城战交给后面的大部队就可以了,自己只负责分割合围。目前来看,自己的计划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是正因为计划太过顺利,反而让施拉格感到一丝不妥。除了一些关键要点之外,对方的抵抗并不激烈。虽然施拉格战略了一些地方,但是并没有歼灭对方太多的部队。尤其是英国陆军。除了在意大利东北部的之外,剩余其它的英军似乎蒸发一般。从登陆战开打到现在,奥匈帝国在加里波第港已经有了4个师加一个旅。而北部自己带的3个山地师和一个步兵旅也进入了意大利,后面还会有更多的部队涌入。部队已经展开了,怎么对方还不采取行动呢?对方在等什么呢?施拉格有些想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越来越多的奥匈军队进入了意大利。那么对于英国人来说时间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应该尽早发动反击啊。…。
虽然有些疑惑。但是施拉格并不十分担心,因为根据航空侦查和情报显示,北部并没有发现大量的英军存在。南部倒是发现了一些迹象,但是奥匈帝国也从德国盟友那里要来了一支独立重装甲营,这支部队原本用来弥补奥匈帝国攻坚不足的问题,即使碰上英国人,施拉格也不认为英国人那些步兵坦克可以挡住德国的新锐重型坦克。。…。
“根据威尼斯方面的情报,奥匈舰队今天炮击的力度似乎差了一些。”一名军官走到蒙哥马利面前,将文件送到他手中。“还有攻击维琴察的空军,力度也降低了不少,原以为奥地利人这几年应该有些长进的,结果看了不过如此。”
“再过几天,他们海空军就应该接近极限了吧?前不久刚刚和意大利海军打了一仗。。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还要负责整个两个登陆场的火力支援,还真难为奥匈帝国了。以三流的海军规模支持了这么久,这些战舰是时候回去了。”蒙哥马利摸摸下巴,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登陆战打响以来整整一周多的时间,英国人并没有采取大的行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对方的海空军。不过到现在,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奥匈舰队和空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次海军战舰回去可不是加点炮弹稍微保养一下就可以出来了,按照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推算,奥匈舰队的主炮和副炮的火炮寿命应该已经接近极限了,一般而言,主炮的寿命在180发全装药左右。而副炮的寿命(6寸级别火炮。)在500发左右。虽然打高爆弹会比较节省,但是关键是。这些火炮也不是开战前刚刚换的新火炮,所以这回回去,奥匈舰队想要再出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于空军方面吗?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的空军表现比之前还不济!开始还以为奥匈帝国在保存实力,但是随后,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空军是真的不行了。而造成战场颓势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概括来说的话,基本上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外因是因为奥匈空军经过长时间的空战也消耗颇重,虽然开始的时候费迪南抱着摘桃子的心理参与这场战争,但是空军方面还是十分尽力的。经过长达2个月的空中较量之后,奥匈帝国因为各种原因彻底损失的飞机总数已经有800多架!损失机组600多个。受伤的飞机也达到了400多架。而这段时间里补充的飞机数量不过500架左右。这让国力本身就比较有限的奥匈帝国大呼伤不起。飞机损失先放到一边。600多个机组的损失可谓是真的伤筋动骨了!飞机花点时间就造出来了,飞行员怎么办!
如果仅仅是外因的话,还不至于让奥匈空军如此虚弱,真正釜底抽薪的是德国人对奥匈帝国的飞机发动机供应出现了问题!飞机发动机自从面世后就一直是工业技术的最高代表,试问历史上2战中能造好发动机的国家能有几架?也不过英美德三家而已,苏联发动机是凑合,日本、意大利的发动机就比较悲催了,和前者根本没法比。(法国是没发力就被灭了,但是论技术的应该也超不过德国。)虽然这个位面奥匈帝国活了下来,但是工业本身只能用一般来形容的奥匈帝国在高性能发动机方面的短板却是没法弥补的,所以先进发动机只能进口德国。…。
。…。
正常情况下发动机供应却是没问题,但是奈何德国人也在打仗。发动机消耗了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