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仪见郭岱这一惊一乍、前后两幅模样,半信半疑地说道:“你是说癸阴泉还在?”
宫九素倒是没急着解释,说道:“要是我将癸阴泉找到,能让我进去一探吗?”
“没有问题,你能找到、也必须能安然进出才可算数,否则一个对静族而言不存在的癸阴泉,又有何意义?”静安仪心思通达。
白素芝小心谨慎地问道:“听你方才提及灵枢汇聚,莫非癸阴泉如今化作一片秘境了?”
“我猜测应是如此,但这秘境另有玄妙。”宫九素详细解释起来——
所谓秘境,就是一种因天地间气机汇聚异变的产物。如同人身经络交汇间的枢穴,乃是内在气机流转的重要节点。行功施法之际,枢穴气机运转必有特异之处,部分枢穴所盈气机可能会异常勃盛,若擅长感应他人经络枢穴的修士,就有可能“透视”到气机流转,从而做出相应破坏或辅助举动。
就像白素芝施展化转生机、滋养炉鼎的法术时,就是让经络枢穴变得畅通,令气机流转不再滞碍,或者暂时控制伤患毒性扩散,让腑脏五气绕离病灶,以免加重伤势。
同样的事情放在天地间,灵气滞碍固涩,往往生机变化也会相对沉寂脆弱,灵气充沛汇聚,则风水俱妙、草木萌动。广而言之,世间人烟汇聚之地,大多数其实都是灵气充盈之地。虽然绝大多数人并无灵根天赋,但朦胧的身心感受还是存在的。
但天地灵气并不是固守不变的,伴随岁月变迁,甚至山川变动、沧海桑田的剧变,原本灵机蕴妙的宝地,也有可能变成贫瘠破败,穷山恶水也可能会化作首善之区。
这里面既有自然伟力牵动,也有人为经营原因。若不顾后世延续更迭,几代人穷竭物力、搜刮物产,那再大再好的灵气充盈之地也不够耗损的。
而天地灵气流转变化,又是极为玄妙深广的造化之功,非方真高人布下几个法阵就可招聚引动,彻底改变山川灵机。
对于方真修士而言,天地灵气虽不能直接作为修炼之用,但却是极佳的辅佐,要是运用得当,无论是炼丹炼器、施法感应、法阵禁制等等,皆可以用天地灵气助益功成。
且方真修士大多要寻远离人烟之地清修,无论是避人耳目、防止阴物窥察,还是省得发生什么以外波及无辜,也需要法阵禁制庇护自保。如果不能善加运用天地灵气,光凭修士自己施法为续,恐怕大半功夫都要耗在这上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聚灵阵对于方真修士而言,如同凡俗家中柴米油盐一般不可或缺,且识者极多,已经成为一种显传之法。
但聚灵阵的变化却并不是很多,毕竟法阵之道并非人人通晓,绝大多数修士所布聚灵阵,都是十分简陋粗糙,甚至留下“法阵越大聚灵越多”的说法。
这个说法不能算错,但一个囊括广大地域的法阵,需要多少功夫维护、耗费灵材几许?甚至法阵大到一定程度,其效用并不是对应增加,有可能大耗灵材与人力维护,都只有少许提升,乃至于入不敷出的程度。
更别说除却人烟稠密城廓之外,世上灵气充盈之地,自然是先到者先得,这也是方真修士渐渐开始聚众、守地传宗,成为后世今日的宗门传承。
而从古至今,为了天成灵地而爆发的争斗从来不少,反过来又增强修士间门户宗派之别,就此种种缘由而言,方真修士与凡夫俗子也差不了多少,各为所欲而争罢了。
毕竟不是哪个门派都像罗霄宗,拥有金阙云宫这么一片洞天福地,更何况玉皇顶也是世间超凡拔尘的仙山灵地。
天地灵气流变不息,其中一些汇聚变化尤为激烈之地,即便无人干扰,也会有异于常理的变化,而这就是秘境的由来。
总而言之,秘境对方真修士不尽然是好地方,自然伟力既可以向利益于世人的一方变化,也完全可以朝另一头演变,甚至利到极处反生祸殃。
秘境本身的存在就是不稳定的,天地灵气聚散流变,积数百载之功,说不定朝夕而散,恍若昙花一瞬。也许以方真修士的能力,可以令其稳定安然,可这需要极高深的修为法力。
就好比来往两岸的一叶扁舟,水面上狂风骇浪终日不息,舟船随时都会倾覆。而方真修士要扬帆掌舵、去往彼岸,稍有不慎便是船翻人亡的下场,更别说所见彼岸还有可能越来越远。
所以单独驾船破浪,是极为困难之举。而且无风无浪舟楫不行,若要前往彼岸,风浪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按宫九素所说,并不是没有取巧的手段。
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