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这么不安生,代善和豪格都是把注意力转向尖叫的方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多尔衮的脸色都已经是变黑了,处于爆发的边缘。
屋中这么沉默了一会,能听到外面开始有些喧闹,多尔衮刚要吆喝亲兵,王府内的管家却跌跌撞撞的走了进来。
这屋中的众人都是身份尊贵之极,门被推开,这名管家就低头跪在那里,有些惶惶然的开口说道:
“主子,主子,洪先生在自己的住处上吊了!”
距离双方在亭中商谈还不到两个时辰,刚才那洪承畴还是神色如常,怎么突然间就上吊自杀了,屋中的三人都是面面相觑,洪承畴到底有什么本事,代善和豪格并不知道,不过当年皇太极极为看重,就说明此人的重要性了。
而多尔衮更是知道这位前大明蓟辽总督的能力,这样的人物真就好像是满清的宰相之才,将来肯定要大用,怎么说死就死。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对多尔衮来说,不过是死一个谋士,对代善和豪格来说,不过死一个无关紧要的汉人而已,多尔衮不耐烦的挥挥手说道:
“死就死了,弄出去埋了就是,来这里呱噪甚么!”
生前洪承畴自觉得颇被满清上下器重,荣华富贵不在话下的,想必没有预料到今天的这种局面,女真人看汉人,就是看奴仆牛马,并不平等相交。
这时候,那边跪着的管家举起一张纸片,开口又是禀报道:
“这是在洪先生住处看到的纸片,可能是死前所写,请王爷过目。”
多尔衮冲着边上的笔贴式点点头,这名正白旗的书办上前几步接过那张纸片,大概扫了几眼,朗声的念道:
“悔晚死三年,恨取辱万载……”
多尔衮和代善、豪格三人再怎么接触汉家的文化,一些细节的东西也不会理解,至于详细的意思,这名笔贴式也不会多说,免得在这个不合适的场合被殃及池鱼。
突然间,多尔衮心里莫名其妙的烦躁异常,冲着那名管家和笔贴式挥挥手,让他们退下,摄政王府的管家本以为这每日间都给王爷参赞机要的洪先生是何等重要的人物,他突然自杀,如果自己不及时禀报,搞不好是大祸临头。
可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局面,几位王爷根本就是无动于衷,还记得当日间王爷养的一只海东青死掉,王爷都是好几天没有笑脸……
这名管家一边琢磨,一边退了下去,心想多亏自己没有多话,把洪先生从绳套上解下来的时候,这位先生脸上还有无奈的苦笑,颇为的怪异,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想着什么,这王府客卿的荣华富贵不享受,去死什么啊。
早在两年之前,大明朝廷就专门设祭招魂,还有专门的祭洪辽阳死难文,到现在大明还没有人知道洪承畴投降了满清,现在洪承畴的死,更不会在满清的上层中激起什么波澜,不过是个投降过来的破落文人想不开罢了。
当日间,洪承畴被俘虏,皇太极把他带到沈阳盛京,一力招降,可洪承畴每日间就是看书写文,不发一言。
皇太极把耐心消磨干净之后,已经准备动手杀人,范文程去洪承畴居住的宅院偷窥,发现有屋檐鸟窝的泥点掉在他的衣襟上,洪承畴在那里拼命的擦拭,看到了这个的范文程和皇太极禀报说道:
“这洪承畴未必会有求死殉国的气节,连衣服脏了都如此的爱惜,何况是自己的性命呢?”
皇太极这才是止住了杀心,到最后收降了洪承畴,这期间还有什么庄妃献身洪承畴,感化其归降的段子,是真是假,就不足于外人道了,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上,洪承畴在满清入关之后,是对南方攻略的主要指挥者,调度各路兵马,把残存的各种势力都是清扫干净,替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承畴的确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可当日间被俘,正是绝望无计的时候,洪承畴没有自杀,可已经是平淡在满清这边生活了两年多,洪承畴却在今天突然自杀,这可真是个奇怪的现象……或许,这也并不奇怪。
满清兵马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战胜的记录甚至要比和大明的胜利还要辉煌,尽管驻扎在广宁后屯卫驻扎的正红旗都统阿塔穆知道消小心谨慎,可还是准备去试试对方的斤两,如果这草原上的土默特部骑兵是虚张声势,那就彻底的打垮他。
每隔几天,就有数千骑兵来到大康堡和万佛关这边耀武扬威,大摇大摆的来,然后大摇大摆的走,速度不快。
在七月初五那天,正红旗都统阿塔穆率领满蒙骑兵四千余,准备在草原上截击这蒙古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