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顺明(完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1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七月十二的济南,已经是颇为的炎热,在齐国公府的内堂,主簿袁文宏正在拿着各处来的文告向李孟诵读,带着铁面具的孙传庭坐在一边。

“小王将军那边在汉城留下五百兵马镇守,带领朝鲜驻屯军开始北上,鞑虏多铎部已经退到开城以北,朝鲜驻屯军决定在朝鲜盐川和定州一带设营,收拢辽东辽南的逃亡汉民。”

“河北总兵张将军来信,蓟镇北面的冷口和喜峰口都已经打通,给养和弹药可以送到陈永福、欧曼先生和张坤的军中。

李孟背着手站起来,走到墙壁上挂着的地图跟前,看着辽镇和满清的位置上,拿起放在下面的炭笔,拿起笔在地图上的永平府、草原上的兴中还有辽东和朝鲜的边境都划了一道,轻声的自言自语道:

“围住了。”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遂我愿 引汉向东

孟朝着地图上圈画的时候,袁文宏把头低下,而周围是目不斜视的站在那里,很少能看到大帅李孟有这般得意的表现。

孙传庭笑了笑,从椅子上站起,接过了袁文宏手上的文卷,向着周围挥了挥手,这堂中的书办和亲兵都是躬身退下。孙传庭把文卷放在桌上,顿了顿,才开口笑着说道:

“国公大人,身在高位,要‘慎独’啊!”

草原和大明还有关外的地图,大明也没什么精细的地图,而传教士也一直没有到那边去过,山东的勘测工作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这地图颇为的粗糙,不过大概的形势总算是表现出来,李孟一直是盯着辽镇周围的区域在看,脸上挂着笑容。

有人说这上位喜怒不形于色,李孟在这个时候显然是不合格的,听到孙传庭的劝谏,李孟笑着回答说道:

“本帅布局多次,几次都以为是天下之局,可天下大势却不如本帅所愿,几次都是闹了个手忙脚乱,这次布局却如此顺利,由不得本帅不得意啊!”

这天气带着铁面具,孙传庭肯定是感觉有些闷热不透气,他把面具掀开了一下,然后在脑后系牢了绳带,躬身接口说道:

“国公大人此举,真是直追明成祖朱棣率大军追亡逐北,蒙元余孽望风而逃的大功劳,国公大人用陈永福新附之军,加上三千山东兵卒,四两拨千斤,驱动蒙古部众近十万,让他们和东虏贼人自相残杀,小王将军率部不过五千,却牵制东虏大军,东西合力,让其两翼守敌,守备捉襟见肘,以万余兵马牵制一国,这等巧妙处,又是成祖所不能及了。”

人奉承,又是这种久历官场,身居高位,当年的大方大员,这一奉承起来,当真是举重若轻,精彩非凡。

这番话也看出来孙传庭如今对明廷的态度,而今的大明小说笔记满地,许多文章大凡是提到各代皇帝,称呼帝号,战战兢兢的避讳不说,还要加个爷爷二字,什么正德爷爷、嘉靖爷爷等肉麻的称呼。

对于朝中官员和大臣来说,这等帝号避讳更是要注意的事情,孙传庭自从来山东后,开始时说起明朝历代皇帝,都是颇为的尊敬,可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立场也是渐渐的转变,直到今日已经可以直呼成祖名讳了而不觉如何了。

不过李孟倒是没有注意到这样地细节。他地确是被孙传庭地话语奉承地有些飘飘然。这年代地消息传递速度极慢。草原上地消息到达李孟手中地时候。至少也是半月之前。而这种传递还是在利用各种能利用地资源地情况下。草原上地商队。山西地商户和北直隶地柳家。还有灵山商行地各个明暗据点。都是投入到这个上面去。

至于相隔大海地朝鲜。尽管山东对朝鲜和满清都有海上优势。可来往也是不方面。那里地消息传递更加地麻烦。

草原上地几千名。朝鲜地几千兵。人尽管少。可也是胶州营地心血所在。每日间心忧进度。又因为前面有几次布局却临时因为大势改变。外力作用而前功尽弃地例子在。所以这次更是十二万分地慎重。

除却征西和平南两个将军辖地相对安静些之外。河北总兵和登莱总兵处都是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准备随时接应在两处地异常状态。

今日间。进入预定地位置。并且是达到了预定地效果。这些消息传到李孟这边后。心中大石放下。真是感觉到轻松无比。

孙传庭方才这番话。更是让李孟感觉心情无比舒畅。真是有种吃了开心果地感觉。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武功最盛地皇帝。先后五次率领大军出塞征战草原。把蒙元在草原上地城池一个个连根拔起。原本整合在一处地各部打地崩溃。这等武功。华夏地汉人皇帝之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