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一百多个分支种群,甚至跨河系迁徙种群都有将近二十个。
到了此时,吴辉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人呢类已经分成一百多支,涉及到二十多个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种群延续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了。
即使发生河系级灾难,人类仍然可以继续在宇宙之中安然延续下去。所有这些分支都具备五级文明水平,那么它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科技水平,对各种宇宙风险具备相当的抵抗能力,存活几率非常高。
做到这个地步,吴辉觉得不必担心人类延续问题了,可以安心的筹划下人类主文明的发展和壮大的问题了。
人类拿下了遗迹星球,科学院将遗迹星球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而R8803星云也对应着成为人类另外一个建设核心。科学院开始以遗迹星球为核心,在星云内部的五个恒星系内建设人类的第二基地。
按照科学院的预估,人类如果想要通过破解遗迹来完全晋升到六级文明,正常来说至少需要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R8803星云将会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核心,R8803星云的重要性将会高于T9527星系,属于人类必须守卫的目标。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科学院开始建设R8803星云,并且给它配备防御体系。因为身处星云之中,随时随地都有海量的星云物质,所以R8803星云的防御体系是最容易建设的。
仿照蓝晶族的做法,科学院只要将晶核洒满整个星云,就足以形成具备相当强战斗力的防御体系。只不过这个星云范围太大,如果想要实现这点,人类需要投入海量的能量。不过科学院以遗迹星球为核心,开始逐渐在向外布设这个完全由晶核构成的防御体系。
经过近百年的建设人类在T9527星系的建设成果已经慢慢显现出来。T9527星系的头两颗行星处在四面体的轨道之内,这两颗行星被完好的保留下来,没有太多改变。
但是T9527星系的其他大行星已经全部被移出星系之外,而在T9527星系外几颗配置完全的超级行星已经就位。
现在人类控制地域里,最壮观的就数T9526星系了,这个星系被改造成行星工厂,所有行星全部被移走,变成行星工厂的原料,被彻底分解掉。
在T9526星系外围,此时正停靠着数万颗行星,所有这些行星全部是统一的岩质星球,他们的直径基本上与地球相当,差不多一万多公里的样子。这些行星正排队等候进入行星工厂,进行各种改造和加工。
T9526星系现在比较诡异,它的恒星现在被一个庞大的戴森球所笼罩,这个戴森球完全是由绿毯号构成的。这个戴森球每时每刻都在吸收着海量的恒星能,并且就地将这些恒星能转化成反物质储存起来,这些反物质将是驱动整个行星工厂的能源,并且也是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
每颗作为原材料的行星被拖进行星工厂之后,首先要监测它的磁场强度,地壳稳定性,物质组成情况,密度重量等。
当它的最主要的指标,磁场强度满足要求之后,这个行星就会被关注足以淹没它一半以上陆地面积的水源。然后再被注入足够形成一个大气压的大气。这样一个居住星球就基本准备好,因为大气是已经调配过的,所以等它安装到位之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上面不知生态体系。
而有些条件不满足的行星,比如出现磁场强度不够,地核环流条件不佳等状况时,就需要判断,这颗星球是否还有继续改造的价值,如果有,那么人类机会开始调整它的各种性能,让它与地球的属性趋于一致。
如果某颗行星改造价值不大,那么它就会成为融合星球,这些融合星球会被彻底解体,被分解成一公里见方的小块。然后这些碎块会被投入一颗作为基座的星球,数十颗星球被分解,先后投入这颗星球,这颗星球会慢慢成长为一颗超级行星。
因为它的质量是逐步小批量增加的,所以可以保证它的地核流动不出现大规模失序,基本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所以当超级行星成型之后,它的地壳和地核是相对稳定的。
超级行星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开始调整各种物理属性,保证它拥有一个刚好合适的磁场和地核环流状态。当超级行星制造出来,它的状态也基本稳定之后,它会被进行二次改造。
二次改造主要是为超级行星制造一个反重力外壳,这个外壳可以保证超级行星的地表重力基本保持在与地球重力相当的程度上。在这之后,会为超级行星布置水体和大气。等这些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