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出题,写同样的成语八个做题面,每队派一人来画,再派一人来猜,哪队能先猜出就为胜。”这考的不是丹青造诣,而是表达理解能力,墨涵算是扬长避短了。
“这个法子倒是很有趣,这汉人的画哀家就看不明白。”很好,太后支持,老康也就点头同意,太监把笔墨伺候了,御笔一挥,写了两份。胤禟叫人把预备好的两个画板背靠背支在台中间,画板上各夹了八张纸。墨涵简单把细则给三阿哥交代了一番,什么“不得言语、不得写字”等,他几个皇子也不是吃闲饭的人,立刻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商量片刻,当机立断,换人,让胤禩画,胤禛猜,二人相视莞尔,又同时调转视线来看墨涵。墨涵还在琢磨今日兄弟、明日死敌,心虚的不敢正视,忙对着胤禟嘱咐:“你可机警点,别输给他们。”胤禟自负的耸耸肩。却听胤禛给胤禩说:“八弟,皇阿玛法眼,你可别刻意相让九弟他们啊!”
康熙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墨涵一看题目,这老康真不是东西,选的成语大多很生僻,诸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这些低幼寓言是没有的,连墨涵都有点犯难。还好和胤禟事先交代过,遇难题一字一画,难画的就空格,他应该能猜出来。
第一个是阿扁曾经闹笑话的“罄竹难书”,墨涵画了个人拿刀砍竹子,再画个人写字,再给写字的人身上画把叉,胤禟立刻会意,写了出来。
华屋秋墟,先画个漂亮房子,再画个荒丘。
笑比河清,形容后妈脸的,画个娃娃脸,嘴角朝下,又想起画过这些皇子的漫画给胤禟看,连忙画了胤禛的马脸,是马的头,人的脸,当时还没说,众人就笑着说认得出,这是四阿哥,当然令胤祥很不快。
规言矩步,画个人脸,嘴上打叉,脚上绑绳,再画个圆规和尺子在一旁。
余音绕梁,这个简单,美女唱歌,嘴里冒出线条旋绕屋梁。
东食西宿,用几个太阳的高低来表示方位,右边的人吃饭,左边的人睡觉。
朝秦暮楚,墨涵居然画了秦、楚的大概地图,太阳在秦,月亮在楚。
最后有个动物的了,螳臂当车,画个很卡娃依的螳螂,带两把刀挡着车,简单。
墨涵专心致志画完,转身见胤禟已停笔,亲自上楼将答卷呈给康熙,再看胤禩还在画,胤禛皱着眉,还在研究。
老康看完胤禟的答卷,叫太监来取了墨涵的画稿,和太后边看边笑,胤禟则在一旁解说。
“胤禩先停笔吧!墨涵和胤禟全答对了,用时比你们短。这局你们输了。她画的东西的确是简单明了,却又突出要点。”老康叫了停,又选出张画叫众人看,“你们说说这画的是谁啊?”竟是“笑比河清”,墨涵连忙给胤禛作揖,尴尬的笑笑。
“朕以为你当真天不怕,地不怕,却原来怕四阿哥。胤礽,你这个表妹得让老四帮你管啊!”
墨涵急忙道:“万岁爷,千万使不得。墨涵才赢了四阿哥,他会乘机报复的。”
“才一局,你就夸海口,你且说说这书怎么个比法?”康熙看来还是喜欢胤禛的。
“太后和万岁爷见过的字都是手写的,可今日十五阿哥要展示的是倒挂金钩——口书,虽学习的时日尚短,也就十日吧,可也算小有所成,就此献丑,也请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依法炮制。”墨涵说完,略一施礼,朗声开锣:“有请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登场。”
只见胤祥和胤祯踩着四尺的高跷,两人协力各抓住一只胤锇的脚踝,让胤锇倒悬在半空,等他们行到院子中央,小十五才跑出来见礼:“儿臣代几位哥哥给皇阿奶、皇阿玛行礼,请皇阿玛给儿臣出题。”胤禟上前把他倒转抱起来,令胤锇抓住十五的脚踝,墨涵则把准备好的笔放进他嘴里。
莫说老康,就是胤祉他们也愣住了,墨涵的计策实在是出人意料,刚才的比画或许还有得一拼,这样的书,真只有等输了,谁叫老康准了墨涵定规则的奏请呢。
谁知老康也不是吃素的,不愿让墨涵他们轻易就胜出:“你们就做首吟月的诗应这中秋的景吧!今年的月色还不错。”
墨涵心里有些犯难,但也只得搜肠刮肚强充门面,只要压韵,平仄无大碍就是了。本来让十五阿哥口书只是幌子,关键是墨涵在下面按照笔画移动宣纸,达到写字的目的。
墨涵总算想好四句,她好面子的劣根性居然在这瞬间想,要不就嫁祸,说是胤锇做的诗吧,还好这鬼主意提醒她想到《红楼梦》,就抄香菱那首吧,剽窃可耻,但权宜之计了。香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