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抬举废太子的人?
他这一开口,义王、红夫二人也按捺不住,纷纷表达出她们的不满情绪。我这几天被刘秀加重的病情折磨得头痛欲裂,根本无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正想让大长秋带她们回中宫时,身后有个清朗却不失稳重的声音回答:“明为退,实为进!”
我大吃一惊,回头搜寻,才发现原来说话的人是平常话最少的刘苍。这孩子从出生到如今十年间都没让我太操心,总是很安静,也很乖巧懂事。我这些子女里头,让我操心最多的自然是长子,其次是长女,其余人或多或少地从小都少不得头疼脑热,调皮捣蛋,唯有刘苍这个孩子,始终安安静静地,以至于有时候忙起来,我经常会忽略他的存在。
“苍儿。”我招手唤他靠近。
他乖巧地喊了声:“母后!”
我忽然发觉这孩子瘦了,下巴略尖,皮肤更是白皙得不输女子。小时候看他的脸形长得有些像阴兴,如今再看,倒有了几分阴识的味道,只是那双眼眸很冷峻,乍看像阴兴,细看又有阴识的稳重。
我怜惜地将他拉到身边,这孩子具有典型的母舅家的气质,不像是刘家人,“能跟娘解释一下,什么叫‘明为退,实为进’吗?”
他抿着唇,扭着脖子从周遭的兄弟姊妹间一一看了过去,其他人都屏息等答案,他的目光未曾停留,最后落在了刘庄身上。
兄弟俩略一对眼,刘庄冲他微微颔首,刘苍便笑了,笑容里多了几分腼腆,那双眼眸却更亮了,“母后,孩儿年幼无知,斗胆妄言揣测,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母后宽恕——孩儿以为,此时朝中三公悬空,其中更以大司徒为甚。自建武十三年起,连任大司徒均以罪人之身横死,韩歆、欧阳歙,及至戴涉……张湛原为大哥属官,父皇此时将他拜为大司徒,张湛若真是有见识的人,必不敢接任……”他说到这里,又瞟了刘庄一眼,刘庄赞许地笑了起来。
义王脸上一片茫然,红夫略有所悟,中礼则笑而不言,剩下刘荆年幼,低头不语,也瞧不出他是什么反应,兄弟姊妹几人表情各一。
我既诧异于刘苍敏锐的洞察力,又从内心深处感到一阵宽慰。这几个孩子或娇憨可爱,或聪慧过人,到底都已渐明事理,这样也好,能省去我好多牵挂。
念及此,心中一阵激动,忍不住抓着刘苍的手交到刘庄手中,让他们兄弟姊妹几人手拉手团团抱住。我拥着他们,热泪纵横,“你们都很好……娘很为你们骄傲!往后……你们几个骨肉连心,要相互扶持,即使……即使娘不在你们身边,你们也……也要……”
我泣不成声,刘庄、刘苍同时面色大变,一齐喊了声:“母后!”
我摇摇头,示意他们噤声。刘庄面色雪白,刘苍心软,终于还是没能忍住流下泪来。其他几个孩子都没反应过来,只以为我是在为刘秀的病情悲伤难过。
朱雀卷·第五章 留灵修兮忘归 4�托孤(1)
张湛果然如刘苍所讲的那样,不敢接手大司徒这个烫手山芋,这几年刘秀的强硬,让朝中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帝王专制的决心和手段。张湛不敢违抗诏命,便装疯卖傻,公然在朝堂上大小便失禁,说自己身体差,病入膏肓,无法胜任三公这样重要的职责。于是,拜张湛为大司徒一事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影士那边也另有消息透露给我,私底下,张湛为了面子,仍对这些亲信好友夸口,他不愿承我的情,他的心仍忠于旧主郭圣通。
我对这样毫无实际效用的言语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事实上,更多的舆论认为,皇帝能在病危之时,不计前嫌地委任废后僚属,实乃有情有义之人。这也说明,皇帝宽仁,皇后贤德,即便对废后郭氏及废太子从属,也肯量才施用。
到六月初,刘秀已连续昏迷两天三夜,病势沉疴,每天只能靠米浆汤药续命。太医禀明,刘秀的病情已由起初的风眩引发黄疸病,体内热毒积聚,导致他的眼珠发黄,慢慢地全身肌肤也将转为黄色,到时神仙也回天乏术了。
我日以继夜地守着他,心里早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于是将外政的事宜交托皇太子处理,因为朝中无三公支撑,便让刘庄但凡有不明的地方,自己去找几位舅舅商议。
六月初六,东方渐白,当更漏里面的细沙即将漏尽,昏迷多日的刘秀发出了一声呻吟。广德殿内分外安静,我跪坐在床上,安详平静地望着他。
“醒了么?”我在他耳边低语,“是不是有蚊子咬你了?”
手指触到他的脸颊,有点儿烫手,我一边轻笑一边将他扶了起来,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