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第17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时间前后出世;名号相同,同样是日月灯明佛;说法相同,说三乘法;利益相同,成就三乘的果位。这个是第一尊佛。

庚二、颂最后佛同分二

辛一、颂曾见事与今已同

当然,文殊菩萨的重点不在第一尊佛,他的思想在最后一尊佛。我们看庚二,颂最后佛同。两万尊佛时节、名号、说法、利益相同,文殊菩萨为什么把重点放在最后一尊佛呢?因为这个是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前面的佛,他可能没有参与,但是最后一尊佛的情况他是实际参与的,所以他以他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一尊佛是发生什么事呢?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最后一尊佛,以前是金轮圣王,当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他统理四天下。他生了八个儿子。他出家以后,八个儿子看到父王出家,也同时出家了。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到底是说什么事?就是最后一尊佛,文殊菩萨的思考是这样:他先引第一尊佛,然后全部相同,时节相同、名号相同、说法相同、利益相同,一直到最后一尊佛,都是说《法华经》。这跟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关系呢?第两万尊佛开始要跟释迦牟尼佛结合了。他引用佛陀过去如此,他现在要谈:现在也如此!他要把最后一尊佛跟释迦牟尼佛连结,它的关键点就在这一段经文。

就是说,你看日月灯明佛,他成佛之前是有生儿子的,他生了八个儿子;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也生儿子,他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数目不同,但是有子无别。虽然日月灯明佛有八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只有一个儿子,数目不同,但是有子无别,有儿子是没有差别。

有儿子表示什么?他们两个同处五浊恶世!这个很重要。如果你今天引一尊佛,这个佛是在净土,那你就不能比况,因为净土的教化跟五浊恶世的教化是不一样的。你看你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佛陀不跟你讲小乘法的,“二乘种不生”。对不起!本国土只摄受大乘的菩萨,二乘人咱不摄受。

只有五浊恶世才会广开方便,不但是三乘,甚至于开到五乘,人天乘,释迦牟尼佛照样摄受。你说,欸,我没办法修出离道,我只想受三皈五戒。释迦牟尼佛说,没事。“我家广大,种种皆有!”你说,我连五戒也不能受。没关系,三皈依,也没关系。所以,在五浊恶世,他会广开方便。

所以,文殊菩萨在把前面两万尊佛要导入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要强调一件事情,这两尊佛的时代背景是一样的。虽然日月灯明佛是八万四千岁,虽然释迦牟尼佛是八十岁,但是,同样是五浊恶世!这个地方找到了相同点了,那么他就可以把最后一尊佛跟释迦牟尼佛做连接了。就是“曾见事已同”,就是过去到目前是相同的。

辛二、颂曾见事与今现同 分二

把两尊佛——日月灯明佛跟释迦牟尼佛放在同一个五浊恶世,那么这个事情就好说了。我们就看,“颂曾见事与今现同”。同样在五浊恶世,又同样地发生什么事呢?同样地发生两件事:第一个,此土六瑞同;第二个,他土六瑞同。

壬一、颂现瑞同分二

癸一、颂此土六瑞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希有事

这个地方说明最后一尊日月灯明佛,他发生了一件事情跟释迦牟尼佛是相同的,“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有那么一天,日月灯明佛讲了《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的内容,“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无量义经》是一心而开出万法:什么是声闻法,什么是缘觉法,什么是菩萨法,广泛地开出无量的法门。讲完以后,当然大家各取所需,生大欢喜。说完以后,佛陀并没有下座,在法座上“跏趺坐三昧”,进入了无量义处三昧,开始从前面的广分别慢慢收到一心的三昧。无量义处三昧就是真如三昧,又叫一心三昧。

进入一心三昧的时候,其实佛陀当时并没有说法,但是产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天雨曼陀花”,天空下出曼陀罗花,而且“天鼓自然鸣”。

“天鼓自然鸣”,这个天鼓是帝释天的一种鼓,在善法堂中的一种鼓,叫天鼓。忉利天的天人要放逸得太超过的时候,这个天鼓就开始产生击叩的声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