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一讲、讲一讲,最后总结——“斯由佛光照”!他刻意地把这些因缘法跟心性结合在一起。
我们现在看这段经文,这个他土六瑞第一个核心思想,当然是先从凡夫说起了,因为《法华经》是摄受凡夫。你要是法身菩萨,直接修《华严经》就好了。就是说,凡夫他有他的现实面要注意。
什么现实面呢?就是处理生死业力的问题了。修行,有理想面、有务实面。务实面就是怎么样解决业力的问题。成佛之道,解决轮回问题是很关键的。你这个轮回没有解决,你生命就充满了不确定,你不知道你的来生要去哪里,所以你生命完全不能规划。你的生命完全不在你掌握当中,这个问题就困难了,弄得不好还堕三恶道,所以解决业力是一个关键。佛陀也知道,众生的问题还不是马上开显心性,所以佛陀为实施权。就是:好!咱们现在第一件事解决业力。
解决业力有三种方向:
第一个叫做消灭业力,二乘人。我要把业力消了、灭了,进入涅盘。这第一个,消除业力。
菩萨法界他比较积极。你把业力消了干什么?业力有错吗?没错!生命有错吗?没错!生命有它的不幸的悲剧的一面,它也有它的积极面。你没有生命,你怎么修布施、怎么持戒、怎么积功累德呢?所以它重点不在于消除业力,在于转变业力。菩萨看业力,他看到积极面。你说人生痛苦,当你换个角度,人生也充满了希望。你没有人生,你怎么修六波罗蜜呢?你没有因缘所生法,你怎么积功累德呢?所以,菩萨对人生是比较积极的。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二乘人对人生是比较悲观的。
那么,净土宗对业力是怎么看?净土宗要把业力沉淀,要把它带走。你说,我没办法把你消灭,我也没有本事把你转变,但是我可以把你带走,让业力沉淀下来。
总而言之,所有的凡夫,不管你修什么法门,第一个就是处理业力的问题。佛陀知道,这个现实面不能改变,也不能违背,所以佛陀只能够为实施权。就是说,我们一开始的心中只看到业力,第一件事看到业力。不管你是想把它消灭,想把它转变,想把它带走,都没关系。
但是等到有一天你接触《法华经》,你学了《法华经》以后,你不只是看到业力,你还看到后面那道光明,就这样子。所以,当你看到《法华经》以后,你要把它带走,净土宗还是带业往生。但是,你在带业的时候多了那道光明,你的修行就不一样了,你的灭恶生善都有所不同。
我们讲净土宗好了,其他宗派我们就不提了。咱们就讲临命终吧。临命终的时候,每一个人的业力都会现前,没有例外。因为你有第八识,第八识不会放过你的。第八识它的可怕在于来无影、去无踪,它平常不出现。所以你看我们很多人,佛号平常念得挺好的。平常念得很好,因为第八识没有出现。是人临命终时,糟了!跟平时不一样,第八识现在其前!第八识跟你算账了,它把你从小到大所有事都现给你看,咱们帐一笔一笔算。
那么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是住在什么角度来处理?你一开始如果向外攀缘就完了。所以,临终最怕“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最怕“仁者心动”,起攀缘心。所以菩萨的安住,如果你今天安住于修一心三观的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只要知道一心三观里面的空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些影像对你的干扰就降到最低了。这第一个,灭恶。
第二个,生善。你要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知道阿弥陀佛跟你并不是那么的遥远。诸位!修假观的人他知道,整个十法界就在我一心操作,什么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跟我根本没有关系。诸位!你要不学《法华经》,你很难把自己的因缘跟佛法界的因缘放在一起。你只能够说,哦,佛陀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深重,我皈依你。这样子的皈依当然不错,但是你跟佛陀的距离如此遥远,你怎么相信?你怎么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往生呢?因为你的生命跟佛陀找不到一个相通的平台,找不到共同处。
如果你学《法华经》,哦,众生法界后面有一道光明,佛法界后面有一道光明,这两道光明是一个光明!欸,咱们跟佛陀之间有交集了!所以,我们一旦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相信,自性功德是可以往生的。佛法界是如,众生法界也是如,一如无二如。
所以说,整个修行,从因缘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但是它的重点来了— —来自同一道光明。请你记住!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核心思想。从这个地方我们看文殊菩萨的回答,似乎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