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章 第22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蕅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都承认了)。开悟以后你老人家是怎么想的?开悟以后,你知道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怎么想?蕅益大师讲四个字,叫做“炽然修福”。你想不到吧?他不是说你既然本来具足就等着,他不是。一个开悟的人,那叫一个主动积极。他知道本自具足,但是要假借因缘来开显。所以天台宗叫做什么?叫做“性具缘成”。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但是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些人说,那我开悟了以后,我怎么就不想炽然修福呢?有些人开悟以后说,我什么都不想做呀!那表示你没真开悟,你可能有点偏空了。就是说,你那个开悟,不是诸法实相的开悟。这个地方就是判断。一个人回归到一念清净心的时候,你知道你有自家珍宝的时候,你会主动积极地、想尽一切的因缘把它开显出来。这个是真的开悟。所以,佛陀成就了甚深微妙法、成就一念心性以后,他是以什么样的力量来开显本具的功德?你看甚深微妙法是“难见难可了”,一念心性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他又能够用无量劫的时间来称性起修,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把这个功德开显出来。这个是真正的开悟。

辛二、颂绝言叹二智

壬一、颂释止叹意

如是大果报 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如是大果报”,这是佛陀的广大的果跟报,这就是如是果、如是报。果就是菩提,报就是大般涅盘。它是怎么来呢?是由如是相、如是性的因缘造作所显现出来,我跟十方诸佛才能够真正地亲自证得。

这段经文,其实某种程度比较偏重在佛陀的假观,因缘的修证。就是说,佛陀明白一念心性以后,你看他所经历的因缘有两大段:他亲近无量诸佛;第二个,接近广大的众生。所以他才累积了这种假观的力量。

这个假观其实很难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看,过去我们讲过一个净土宗的往生的事:刘程之居士,他跟慧远大师是同一个时段,他修莲花观,他就依照《观经》里面所说,观极乐世界、七宝池。那个七宝池是流动的,它中间有一个如意珠,然后流出水,那里面莲花在那边流动。他就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观想。结果有一天,突然间在佛堂里面出现真正的八功德水、莲花,他还可以把这个水舀起来吃。当然,他的净业成就了。

现在,我们问题来了:刘程之他怎么知道要怎么观想?就是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胡思乱想?这个相状是谁给你的?只有佛陀知道。“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所以,这个相状是不能随便修的。就是说,你怎么知道布施就能够成就富贵?你怎么知道,布施的相状在你心中不断地运转运转,你来生就有福报呢?你怎么知道呢?佛陀说的!你怎么知道,持戒的相状在心中不断地熏习,你来生就能够成就尊贵身呢?你怎么知道,这句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你就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佛陀说的!

为什么佛陀这么聪明?因为佛陀他可不是只有安住一念心性。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看第四十六面,看后半段。它说,佛陀怎么能够实现这个圆满的诸法实相?因为佛陀不但安住,发明心性以后,他老人家的不可思议有两件事情:“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把佛陀的法门全部学会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下面那句话,他能够以大悲心来到众生法界,勇猛精进,广度众生,积集他的经验,“名称普闻”,所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那可不像阿罗汉只是一条路,苦集灭道一条路走到黑就算了。佛陀是了解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他才有资格广设方便。这个意思也是赞叹佛陀的权智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现在慢慢看就知道,从佛陀描述他老人家自己的成长过程,他所成就的,我们大概也看得出来,佛法修学是这么回事!简单地说,理观的时候是超越因缘,要离相清净,本来具足。什么叫具足?就不是因缘所生法。就是我们在内观的时候是超越因缘,但是在事修的时候要假借因缘。所以,这个因缘所生法,你执着不得,但是你也放弃不得。你放弃了,你就失去了相状的熏习,你就失去了开显的这种过程。

这样的一个事情,佛陀没有出世,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知道什么叫做超越因缘又面对因缘,你知道这么妙的道理吗?你会知道吗?没有人会知道。我们一般人没有看《法华经》之前,就是佛陀您老人家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说我业障重,我就拜忏;你说我没有福报,我就修福。谁知道佛陀是假借这样的法门来开显自性的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