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烦恼更重。
第五个是最严重的,狂傲惊怖。就是增上慢人。增上慢人他本来就“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他可能是初禅,把它误认为初果;把四禅误认为四果,他自己以为自己成就涅盘了。听到佛陀甚深微妙法,很容易产生邪见,谤佛,谤法。
这五个惊怖:折损、多事、悔恨、颠倒、狂傲,按照古德的说法,前面四个佛陀都有办法处理,就是加强他们的信心,但是第五个佛陀没法处理。你自己抬高你自己,产生高傲,那么佛陀只能用方法让你退席,因为这个事情佛陀没办法处理。就是,狂傲、增上慢,这个人是没法处理的。所以这五种人的惊怖,佛陀可以施设方便,他的方便就是不断地喊暂停,让大家不断增长信心来摄受前面四种惊怖,来化解这种惊怖。
这个是佛陀第二次喊暂停。舍利弗尊者并没有放弃,第二次启请。
庚三、二请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只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 惟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佛陀第二次遮止以后,舍利弗并没有放弃,他又站起来说:世尊!请您老人家慈悲开导,到底什么是甚深微妙法,是怎么样的因缘让您能够成就这广大的功德?为什么我要您老人家慈悲开导?因为,如是与会的无数百千万亿阿僧只的众生,过去都曾经亲近十方诸佛,因此“善根猛利,智慧明了”,对于老人家所开导的法门都能够清楚明了。所以闻佛所说这种甚深微妙法,则能心生恭敬而信受奉行。所以舍利弗就把这个话用偈颂重讲了一遍,说:作为于法自在的世尊,惟愿您老人家慈悲开导我们甚深微妙法,而不用顾虑。因为与会大众都有这种诸根猛利的善根,决定能够恭敬信受奉行。
舍利弗今天二请,已经很接近佛陀的要求了。他的理由是什么?亲近诸佛、诸根猛利。但是按释迦牟尼佛的标准,还差那么一点。就是佛陀要讲甚深微妙法,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善根具足,第二个因缘具足。现在是善根具足,因缘还不具足。所以舍利弗二请以后,佛陀第三次地遮止。
庚四、三止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舍利弗尊者用“亲近诸佛、诸根猛利”的这种理由来启请的时候,佛陀又遮止了。佛陀为什么遮止呢?因为在这种诸根猛利、智慧明了的情况之下,直接说微妙法还是不行的,众生还会产生惊怖、疑惑,乃至于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将堕大坑,因为他们会谤法、谤佛而堕地狱。所以,佛陀就把这个观念再重新讲一遍,“止止不须说”,暂时停止。这个微妙法这个时候不能宣说。因为微妙法本身就不可思议,增上慢人本身就有这个邪执偏见,闻了以后不但不恭敬,还会产生诽谤。
到此为止,佛陀遮止了三次。天亲菩萨说佛陀遮止三次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诸位还记得佛陀第一次遮止吗?那很早了,我们看经文,那个时候其实舍利弗并没有讲话。就是佛陀展现佛陀的智慧功德的时候,佛陀说:“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这第一次遮止,遮止得很早。第一次遮止为什么呢?因为佛所得法不可思议。甚深微妙法,不能用语言文字去充分地诠释的。这个是不可思议法门,很难讲清楚的,某种程度的确是要靠信仰,因为它是不思议境,它不能够用去描绘的。这第一个,佛陀遮止。
第二个,欲令大众渴仰欲闻。佛陀第二次遮止,知道这个地方讲出来以后打击很大,一定要具足信心,所以先暂时遮止,来加强大家的好乐渴仰。
第三次的遮止,为令不堪闻者退席避祸。佛陀在等待这些增上慢比丘、比丘尼退席。因为这些人如果不退席,光是信心没有用的,他们会谤法的。所以,第三次的遮止是等待这些比丘、比丘尼退席避祸。这是佛陀三次遮止的理由。
所以舍利弗尊者开始第三次启请。而第三次启请就具足说微妙法的理由了。我们看舍利弗第三次启请,他的理由是什么。
庚五、三请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