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点意思。就是佛陀是不悭贪的,是要拿出来。但是后来看到众生的根机,佛陀就放弃了直接说大乘的情况,知道不能说大乘。那怎么办呢?不能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那应该要做什么样的让步呢?我们看丑二的“念同诸佛三乘随宜”。
丑二、念同诸佛三乘随宜
寻念过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 十方佛皆现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 得是无上法
随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为诸众生类 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 但为教菩萨
舍利弗当知 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 称南无诸佛
复作如是念 我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 我亦随顺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罗奈
诸法寂灭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 便有涅盘音
及以阿罗汉 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 赞示涅盘法
生死苦永尽 我常如是说
这一段是佛陀对过去的一段回顾。佛陀成道以后,其实是想要直接说大乘的法门,但是无奈法大机小。众生这种外道种性,不能承受中道的实相,他们只希望追求比较偏空的涅盘。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点犹豫。在这个犹豫当中,“寻念过去佛”,他马上就忆念,用这种宿命通回忆过去佛是怎么做的。“所行方便力。”原来他们都是先不能够直接说。这东西不能着急,要长线地去规划,先用方便力。所以,“我今所得道”,我今天得到中道实相,也应该要先慢慢地施设三乘的差别,三乘法门,这个方便力。
正当释迦牟尼佛这样思惟的时候,十方诸佛现前,用清净柔软的音声来安慰赞叹释迦牟尼佛,表示认同释迦牟尼佛这个想法是对的。“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您是最殊胜圆满的导师,您证得了无上甚深微妙法,但是您应该随顺过去一切诸佛,跟诸佛一样,先把真实相隐盖起来而施设方便力,正如我等,也是这样子。我们也是把这个最微妙法先收起来,为众生先讲三乘的方便。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少智乐小法”。因为众生的智慧浅薄,他们只希望一个偏空的涅盘。他们一开始并不是要追求万德庄严,他们也很难相信自己就能够成就佛的功德庄严,因为他们胸量狭小。所以佛陀应该用三乘的方便,来分别说出三乘的果位。“虽然说三乘,但为教菩萨。”就是说,虽然你刚开始施设三乘,但是最后你还是可以收尾的,可以会归到一佛乘。这个就是佛陀最初随顺诸佛的方式。
再看佛陀正式施设方便。“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我听到十方诸佛这种清净微妙的音声来赞叹我的时候,我这个时候心生感激,“称南无诸佛”。我就归敬顺从,心中就生起这样的念想:我既然出现在五浊恶世,而不是一个清净的国土,正如诸佛所说的这种情况,我应该要随顺开示三乘法门。思惟如此以后,我就到了波罗奈,就到了鹿野苑。既然“诸法寂灭相”,即中道实相暂时不能言说,所以就以方便力为五比丘说四谛法门。
看最后的三宝的住世。因为我施设方便(这个就是我最初的初转四谛法门)、因为讲苦集灭道,众生就得到利益了,就有成就涅盘的阿罗汉出现,也就建立了佛法僧三宝。当初的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就是四谛法门,僧宝就是很多的常随众,千二百比丘的常随众。“从久远劫来”,其实你们诸位弟子,都是长时间经常地跟我学涅盘这个四谛法门,才能够使令今生断除生死。我过去如是教你们,现在也是如是教你们。
这段蕅益大师解释为什么要讲过去是如是呢?要破除两种疑惑:第一个,疑佛当初不能够鉴机,就是佛陀只是示现;第二个,怀疑弟子为什么很多人一生一世就证得涅盘。你看有的见到佛陀,佛陀就讲几句话,他证涅盘。其实这个都是过去生累积而来,很多都是示现的。“从久远劫来”,佛陀就为这些弟子们赞叹涅盘法。这个地方当然是佛陀的回顾。看这个意思,佛陀是先求有,再求圆满。先让他上路,先契机再契理。
我们看美国亚马逊电子商务的一个总裁,叫贝佐斯。有一天,美国的一个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他应邀为毕业生演讲。他上讲台的时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