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
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那么佛陀施设三乘以后,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劝修。佛陀说:“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就是众生们,你们不能再好乐三界的快乐。
佛陀讲苦谛,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快乐是有过失的。你追求快乐,但在每一个快乐当中,“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这个快乐有过失,要我们知苦。第二个,断集。用无常、无我的智慧调伏爱取烦恼,勿贪粗弊的色声香味触法,调伏爱取。因为你贪着爱取,你就会为三界火所烧。这个断除内心的爱取。知苦,断集,后面就是慕灭,修道。应该出离三界,成就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等种种的涅盘、出世的功德。“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
佛陀劝修说:“汝等当勤修精进。”为什么要勤修精进呢?因为佛陀用三乘的方便来诱进众生。这个“诱”,就是出离三界火宅叫做诱。什么叫“进”呢?成就无上菩提叫做进。就是说,你今天只要出离三界,后面的路你就不用着急了,你先听我讲这一段出离道(凡夫最难度化了,这个生死凡夫。我们前面说过,成佛之道,三界的生死是最难度化),只要你能够接受我的“诱”,我就会让你成就“进”。诱就是离开三界火宅,进就是成就无上菩提。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的法门,三乘的空性,尤其是我空的智慧,是十方圣人之所称叹。为什么空性这么好呢?自在无碍。你修空性,你今生贪的少一点,你就不会有痛苦。今生远离痛苦,来生无所依求,不受轮回之苦。“自在无系”是约今生的安乐,“无所依求”是约来生的涅盘乐。
所以,乘是三乘。我们修无常、无我的空性,能够以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四禅、八解脱,还有三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稳快乐。注意!佛陀告诉我们追求快乐没有错,但是要加两个字:安稳。请你追求安稳的快乐,不要追求有过失的快乐。
这段劝修的核心思想只有四个字,就是“勤修精进”,这是成败的关键。
其实佛法修学,尤其是老参,最怕落入什么?落入一潭死水。你看有些人,年轻开始修,到老的时候,修行就是怎么样?就是做功课。时间到了就去拜佛,时间到了就拿念珠来念佛,时间到了又去做其他事。就是说,他没有注意一种修行的意乐,修行变成一潭死水。注意!死水不藏龙!没有一只龙是在死水,都是在活水。
所以,你要“勤修精进”,就是说,你不能什么都“无所得”。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修我空观有所得的,你能够怎么样?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今生成就安乐,来生成就涅盘。所以修行它是怎么样?要有一个目标。
就像我们净土宗也是一样,你不是时间到就念佛,你那个佛号要有一个引导性,你要有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功德庄严,庄严想、功德想。就是修行不是只有法门而已,要有意乐,最怕就是落入一潭死水。所以佛陀讲三乘以后就劝修。怎么劝修呢?勤修精进,思惟这个修行的功德。
卯三、合适子所愿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
佛陀讲三乘的法门,其实是面对三乘的根机。我们说过,凡夫的修学契机比契理更重要,不见得要圆满,重点在相应。
那么为什么四谛法适合声闻人呢?什么叫声闻根性呢?他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内有智性。声闻人的特点,智性,他要有出离心。一个人落入痛苦不可怕,但是他对痛苦要有一个强烈的觉知。声闻人对痛苦的感受很强烈,他那种对痛苦的自觉性很强,他能够很主动地“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厌恶生死。这是第一个,他对生死的痛苦觉性高。第二个,从佛世尊,殷勤精进,欲出三界。他有这种追求涅盘的决心,“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第一个他有智慧,第二个他有出离心。
其实,三乘所修的法都是空性。简单地讲就是,出离道不需要修到一心三观,就是我空,你只要放弃主宰,不管你是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都是方便,重点在于拔掉那个我,那个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