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 第49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靠的是法力,靠的皈依法,靠法力,用四谛法门把我们带出来。但是离开三界以后入实法,那就是靠心力了,一念清净心。我们一念心力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清净义;第二个,具足义。第一个就是清净。

心性的清净跟三乘的空性不一样。心性的清净是最为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我们说明一下。

我们以前修空观,那是对治,是没办法的。就是我们在因缘里面自己捏造一个“我”出来,自己捏造一个我。本来我们的生命体是色、受、想、行、识五个东西,我们一定要把它当作六个东西,我们把它当作色、受、想、行、识、我。当然这个“我”有可能住在色法,对物质享受比较厉害的人看到什么东西都跟“我”结合,他看到这个花,一定把“我”放到花里面——我喜欢这个花!其实花就是花,跟你没关系。感受强的人,所有的感受生起都会“我”连接。

也就是说,这个“我”是捏造出来的,是本来没有的。佛陀为了破坏这个多余的东西,也捏造一个东西,叫“我空”。佛陀安立一个法来破这个“我”,以幻化之法来破幻化的执取,所以佛陀讲无常、无我。但是这两个都不是本具,就是,凡是修来的东西到最后都要舍掉的。所以你看,成佛以后,到了彼岸,你不可能把这个船也拉到对岸去,所以修的法都是一个过程。但是真如本性的清净可不是这样,它是本来就清净,它不是修来的。就是,尽管你整天打妄想,你打你的妄想,真如还是清净,它不受染污的。

所以这种清净是最为第一的,它不受染污,它是众生本具的。“佛所悦可”,这是佛陀所赞叹的、所认可的微妙法门,因此一切众生也应该随顺佛陀,来对这个清净心称赞、供养、礼拜,包括随顺。

这是一佛乘妙法的第一个特点,离相清净。

第二个,本来具足。此一妙法具足无量亿千的种种的解脱力,解脱的功德力,禅定跟智慧力,及佛陀其余的法门,包括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心性不但清净,它还具足,具足无量的功德妙用。

所以这个法门的微妙就是,它能够离一切相,又能够即一切法。这是讲到会归到真实的时候,两大特点。

我们看第三段。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得如是乘”,我们能够成就这个一念心性的一佛乘的妙法,就能够怎么样?“日夜劫数,常得游戏。”在成佛之前,虽然还没有成佛,我们就能够在各式各样的生死业缘当中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前面的游戏是颠倒妄想,这里的游戏是乘性而起的,是真如本性所生起的,就是作梦幻的佛事,坐水月道场。它是借事修心,“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成佛的道场。所以,“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诸位!整个修行,为什么更无余乘呢?虽然我们现在面对一个五浊恶世,暂时没有学《法华经》,没有启动真如本性;我们可能就是修四谛法门,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完全靠法力来摄受,其实这个时候真如在不在?它还是在。你为什么能够知苦?知苦者谁?还是那一念心性!我们现在叫日用而不知。

为什么说,从你开始修行到成佛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都没有离开一佛乘?只是佛陀刚开始他不讲,因为真如的操作很难,相对比较难,他后面会说,要么不信,要么毁谤,所以佛陀必须先用法力来摄受。其实,所有的法的修学都不离开一念心性,所以更无余乘。其实,其他的三乘都是方便,会归起来就是一佛乘,一心真如。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再来做一个总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