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章 第53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然包括杂染法,也包括清净法。什么成就佛土了,度化众生了,佛道也好,佛法界、众生法界跟我通通没有缘,我就是空、无相、无愿。直到佛陀跟阿罗汉授记成佛以后,说出了舍利弗尊者未来成佛的国土,有依报的国土,有正报的色身,有各式各样的眷属,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原来阿罗汉也可以死灰复燃,也可以重新回到佛道来,那对他们是很大的鼓励。

当然,第一个看到这个授记,第二个听闻希有之法,原来空性跟中道是可以对接的,我可以从因缘到空性,我也可以从空性回到真如,这个是希有之法。只要你内观,内观以后把真如本性启动,空性就会被真如所吸收。

“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为什么叫不求自得呢?阿罗汉本来追求涅盘,是吧?他从来没有想到要成就妙有。但是诸位!空性的背后是什么?请问,空性背后是什么?当然是真如!就是说,日用而不知,你以为是空性,其实它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即假即中,佛陀把即假这一块暂时盖住,其实空性的背后就是真如。你只要回光返照,它就是真如;你要向外求法,它就是空性。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你要向外攀缘,那就“梦里明明有六趣”;你要回光返照,“醒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很多人在净土宗,到晚年的时候一个很大的盲点,就是生命的收尾,就是心怎么收得住。净土宗临终的时候,你不能攀缘三界的果报。但是我们是一个有感情的众生,我们在人世间活了七八十年,你不能说放下就放下。所以,放下难不难?你也可以说很难,你也可以说很容易。就是你要是老向外攀缘,那对你是非常难,那收心就变成不可能的事情了,你怎么收心呢?临命终你肯定是心有千千结,你怎么收心呢?你老是回忆过去,阿弥陀佛来都没有用。但是,你说难不难?你回光返照,那人生如梦如幻,跟你没有关系。所以,说难也可以,说它不难也可以。

所以,“不求自得”就是说,他求的是空性,其实佛陀给他的空性背后就是真如,就是在“开权显实”!你把这个门打开了,其实后面就是真如。就是说,佛陀本来给他三车,结果出去以后开来的是大白牛车,因为根本没有三车,“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叫不求自得。就是,我在修无常、无我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偏空的涅盘;结果佛陀告诉你,这个不是偏空的涅盘,这个就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这一块,所以他是“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