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相修心,不是直接修那个相。
我再讲一次,五蕴只能改变,不能断灭。其实我看到有些净土宗的人,他在厌离娑婆。我看他厌离娑婆的口气,我听得非常害怕。他那个意思就是再也不回来了。就是说,你迟早要成佛,你干嘛要把你现在的修行变成以后的障碍?你总有一天还是要回入娑婆嘛。我们现在只能告诉自己,我们厌离娑婆是一个过渡。如果你今天对娑婆世界产生一个很极端的思想,你以后要反转这个观念就很难了。为什么阿罗汉有上根、下根、中根?就是法执的轻重。“三乘共坐解脱床”,但是回归心性以后那就见高下了。就是你因地的时候法执的轻重,到了回家以后全部现出来。
我们学《法华经》好就好在哪里?你在解脱的时候,请你把未来成佛之道的思想放进去,让你未来是顺畅的,对接是顺畅的。所以,你今天如果不回归心性,直接操作观身不净,直接厌离娑婆,我跟你保证,十个有九个会落入法执。那你以后往生极乐世界,一听到娑婆世界你就害怕。这个阴影你还是要面对。
所以,从《法华经》的思想就是,你要先建立实法。一开始,按照《法华经》的思想、按照蕅益大师的圆顿思想,未开圆顿解,你没有资格谈修证。如果把标准拉高一点,就是,你没有会归心性,你还在心外求法,你只能够做两件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还没有资格谈修行,因为你这个修行操作下去对你来说是有伤的。
你一开始学佛的时候,就要先建立一个真如的平台,回归到一念心性。所以,你没有对真如本性成就胜解之前,依法华的思想要把重点放这儿;等到你知道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你就可以把重点放在权法了。它是先实后权,叫做称性起修。所以,刚开始的重点要放在实法,实法建立以后你就要把重点放在权法上,对治、引导。
【学员提问】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力的刺激,可能一天下来情绪起起伏伏的,有时候会烦恼。在烦恼当中当然不是那么的清醒,可能事后稍微冷静一下之后才知道说,喔,刚才可能起情绪了。那这时候可能开始要操作一些佛法上面的,可能是要对治,可能是要诃责,或者是说可能是要观想。师父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就是说,我遇到烦恼的冲击,那我是不是有些原则性?就是说我面对这个情绪起来的时候,应该是要怎么去操作实法?我们应该是要用权法来对治它,还是说我先观想一下实法,然后再操作权法?这个当中的细节是不是可以请师父再给我们一点原则性的开示?谢谢!
【师父开示】其实有时候烦恼的活动,也不完全是烦恼,如果只是烦恼那就简单了,其实某种程度有业力的牵扯。就是说,你看这么多人,某甲跟你讲一句话,你不会生气,是吧?但是同样一句话是某乙讲,你就很生气。有没有?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就是他跟你有业力。你知道吗?所以一般最怕就是说怎么样?内外和合,内外夹攻。就是说,只有外境刺激你,你跟他没有业力,这没事。就是只有外境,没有妄想,有境无心。有一种是有心无境,你起烦恼,但是他又不刺激你。最怕的是心境皆有。就是说,你跟他本来就有业力的牵扯,要么你欠他,要么他欠你。大概你会痛苦,基本上是你欠他多一点。业力的牵扯又加上妄想,人生就无解了,真的无解了。你知道吗?
就是说,我们最怕的烦恼就是,你跟他本身就有业力的牵扯,然后他又刺激你,然后又带动你的烦恼。当你内在的烦恼跟业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十个有十个跑不掉的。那这个时候你对治,因为你已经陷进去了,那你在对治的时候,就是你念佛,一直念佛一直念佛,但是你那个妄想业力不断地冲击你,效果就很有限。知道吗?也就是说,当你陷入妄想跟业力结合的时候,就是有心又有境,这是最麻烦的。因为来刺激你的人跟你有业力的牵扯,或者是你的朋友、你的子女、你的眷属。我跟你讲,诸位你想想看,会让你起烦恼的是陌生人还是你的亲人?你想想看。陌生人会让你起烦恼吗?不太会吧,对不对?他不小心碰到你,你顶多起一下子的烦恼。在你烦恼里面扮演主角的角色,一定是你的亲人,跟你有业力关系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希望直接用权法?因为一牵涉到业力的时候你就很难使上力了。业力是无形的,但是那种力量一波又一波。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拉到真如。因为真如本性是风平浪静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说,你观想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儿子,你本来没有这个眷属,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