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第72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你的根机比较差;弥勒菩萨只有一天,弥勒菩萨善根比较强。不是这样子的。

诸位!我们先看他成的是什么佛。这是成的应身佛,那不是法身佛,法身佛是跟众生没有关系的。法身佛,他成就初地,他在山中打坐,他随时可以成就。法身佛,那真的是拼的个人的善根力,跟众生没有关系。但是应身佛是要说法度化众生的,所以他要发愿。所以,他因地发的愿越复杂、越困难,他要成佛的时间就拖得越长。

比方说你今天,你因地的时候觉得空气的清洁很重要,你说我的国土里面不能有空气污染,我的国土里面寿命要久远。没关系,你想发什么愿,你尽量发,但是,你发的愿越困难、越复杂,你这一段菩萨道的时间,你要满你的愿的时间就拉得越长。所以,为什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因为他的愿发得太难了,他的标准定得这么低,所有的众生只要念一句佛号,带业往生!

所以,应身佛的成佛跟他的修行就没有关系了,因为你因地所发的愿是要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所以跟你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了,刚好跟你的因缘标准完全 match,完全配合了,你才可以成佛的。就是因缘事异,就这一点,就是跟你有缘的众生你要等待他。

所以我们要知道,法身佛是超然的,你什么时候成就初地跟别人没有关系,但是初地以后你就有资格成就应身佛了,你开始怎么样?初地之前叫做成就果报,初地以后就没有什么成就果报,初地以后的菩萨是无所得,他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了,他只有一件事情了。他不断地创造国土,不断地示现应化身佛,然后从这个地方广结善缘,慢慢他从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到四地。

所以诸位,成佛,我们再讲一次,成就法身佛跟别人没有关系,你想成就法身佛你随时可以成立,操之在你。成就应身佛,那就牵涉到因缘所生法,就你跟众生的互动。所以大通智胜佛花了十劫的时间,不表示他的善根比较弱,而是他这一期教化的因缘非常殊胜,所以要等待各种因缘的具足,因为他是应化身。应化身的殊胜就在这里。

丑四、眷属供养

好,经过十劫终于成佛。我们看下一段,丑四,眷属供养。

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大通智胜佛安坐道场十劫,在他旁边的就是诸天。但是成佛以后不一样了,我们看看他成佛以后发生什么事。

第一段,眷属随至道场。“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一般佛陀最后一生要成就应化身的,没有一尊佛是单身的,没有,他一定要结婚。纳妻相是八相之一,而且一定要生儿子,这是八相成道两个重要条件,一定要纳妻、生子。

大通智胜佛在没有出家之前,他在俗家的时候有多少儿子呢?有十六个儿子。释迦牟尼佛就是最小的儿子,当时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做他的最小儿子。那么他的长子是谁呢?叫智积菩萨,因为他内心累积了无量的善根力,叫智积菩萨。

“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大通智胜佛出家的时候生长在王家,这也是没有例外的,没有一尊佛是出生在贫民窟出家的,没有这回事情。因为他长远劫来的六度,积功累德,他最后一生一定是生长在王族之家,所以他的儿子就是王子王孙了,都有很多的珍贵的奇异的这种资具。

佛陀成佛以后他们也得到了通知了。他们知道佛陀成佛以后,“皆舍所珍,往诣佛所”,就放弃自己珍爱的资具,到达佛陀的面前,看意思准备要出家了,这十六个王子。“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当然母亲,十六王子各有各的母亲,都是亲情难以割舍,就是边哭边送。

这些王子的祖父是转轮圣王。因为寿命很久,当时的寿命很久,所以这个转轮圣王还没有退位。就是,转轮圣王下来就是大通智胜佛,然后再下来就是十六王子。

大通智胜佛成佛以后,他的父亲转轮圣王,他的儿子十六王子,还有一百多个大臣,还有他的这些百千万亿的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干什么呢?“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大通智胜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应该是有出家相的,这前面是略而不说。他出家了以后当然是到山林树下,最后安坐道场,诸天供养,终于成佛,所以,在出家的时候是远离眷属的,但是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