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后眷属就来到现场,包括他的儿子,准备出家。
这些眷属,俗家眷属,来到道场以后就开始赞叹。这有两段的赞叹,先看第一段的赞叹诸愿具足。我们看眷属怎么赞叹佛陀。
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于无量亿岁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眷属到了以后,当然礼貌上先顶礼佛陀,绕佛三匝,然后就“一心合掌”,赞叹佛陀。他怎么赞叹?我们看。
说“大威德世尊”,您为了大悲心度化众生的缘故,经历了无量劫的时间积功累德才成佛的,所以您现在是“诸愿已具足,善哉吉无上”。您把您因地所发的愿(包括上求佛道,您希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土;第二个,下化众生,您希望摄受哪一类的众生。这在因地在发愿的时候都要交代清楚),您现在完全满愿了,所以真的是可喜可贺,最为无上尊贵的佛陀终于出现了!
所以我们说,应身佛是不容易的,因为应身佛他是要花很多的上求佛道、创造净土跟下化众生的因缘。总而言之,一尊应身佛的成就就是“诸愿已具足”,这是第一个。
看他赞叹果地的殊胜。
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寂然安不动
其心常澹泊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于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大通智胜佛的眷属来到现场以后有两段赞叹,赞叹他过去行菩萨道的因地,“诸愿已具足”。这以下赞叹他成佛的果地的殊胜。他说,“世尊甚希有。”怎么个希有呢?
第一个,佛陀的禅定三昧希有。佛陀在成佛之前一定要显出他的无间道的禅定,破妄。“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而且他不但是外界的身不动,他内心还特别的澹泊,特别的寂静安稳,“未曾有散乱”。这个是赞叹佛陀成佛之前的这个无间道,破妄。
再赞叹佛陀的智慧,这个解脱道,证真。“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所以在禅定结束以后,接下来就是一念的相应慧,顿破最后的生相无明,安住中道的无漏之法。所以我们今天“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称庆大欢喜”。我们今天看到您老人家能够出家、努力地修学成佛,我们得到很大的修福修慧的利益,我们内心也充满了欢喜。
为什么众生看到佛陀会欢喜呢?这以下解释原因。
说“众生常苦恼”。众生如果长时间没有亲近佛陀,他就落入这个苦谛了,他果报体就变得痛苦了。为什么他会痛苦呢?因为“盲瞑无导师”。为什么一个人长时间没有见到佛陀就会越来越痛苦呢?因为他没有见到佛陀,他就不能蒙佛陀的教化,就整天打妄想。整天打妄想呢,就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做事情,就集谛,就是妄想越打越重。苦、集,第三个,道。他没有亲近佛陀,就“不识苦尽道”,就不知道解决痛苦的方法,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能够怎么办呢?修苦行、修禅定,就盲修瞎炼。所以结论,“不知求解脱”。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涅盘,就不能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所以,一个人长时间没有亲近佛陀的后果是什么?
“长夜增恶趣,减损诸天众,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一个人在生死轮回当中,没有遇到佛陀的后果就是,这个世间上如果长时间没有佛陀出世,特别是没有应身佛出世,三恶道增加了。你看现在有这么一种情况,畜生道越来越多,很多宠物越来越多,恶道增加了,人天减少了。所以,“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一个人就慢慢地从黑暗堕落于更黑暗,就是辗转地堕落。因为你没有遇到佛陀,所以就容易造业,造业以后就堕落,堕落以后你就更加地堕落,就如此地辗转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听到佛陀的名称,没有听闻佛法。
“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所以佛陀,今天您老人家成就中道的智慧,具足大悲心,能够在这个人世间出世,“我等及天人”,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利益。“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