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于是法身菩萨,所以他们应该是乘愿再来的。
诸位!大乘见道位是个关键。大乘见道位,就是初地,它的关键是怎么说呢?初地之前的菩萨叫做追求果报,初地以后,那就不是追求果报,那是开显自性了。你看,初地之前的菩萨重点在修清净心,就是心性跟空性的结合。到了初地以后,他的重点在菩提愿,在发愿。因为他开始怎么样呢?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了。他不是为自己着想,他要创造很多很多次的净土,去摄受跟他有缘的众生,而在每一次度化众生的因地跟果地当中,他不断地进步。
初地以后是开显自性,初地之前是追求果报,所以这个法身的初地是一个指标,大乘见道位。十六王子,看这个意思是法身菩萨示现,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是来护持大通智胜佛弘法的。
丑二、请转法轮
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
十六王子在听完四谛十二因缘以后,就代大众请法。他说,世尊!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弟子已经成就,您老人家三宝已经成立了,有佛宝、有法宝、有僧宝,那现在您是时候该讲大乘了,“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追求如来知见,这是我们大家心中所忆念的,佛陀您老人家应该能够如实了知。
什么是如来知见?我们前面讲过,就是一心具足空假中三观的中道实相,这里等于是请这个大乘法。因为前面的弟子们听了四谛十二因缘是证得我空,成就阿罗汉,阿罗汉其实就是一个空性的涅盘,那基本的三界的安稳是解决了。但是现在要解决空性跟中道产生对接的问题了,所以十六王子要请大乘法,怎么样把空性转成中道实相,请转法轮。
丑三、众人出家
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众人看十六王子出家,也就跟着出家了。这个地方包括了与会的大众,也包括了在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就是转轮圣王的这些文武百官的眷属,有八万亿人,都跟十六王子出家。
丑四、受请讲经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大通智胜佛讲完阿含时,讲到四谛十二因缘以后,很多人成就了圣道,那么十六王子就出家,然后就请大乘法。
既然有人请,大通智胜佛就……经过了两万劫的时间,这个两万劫的时间做了什么事呢?蕅益大师说,先讲方等、般若。讲到方等,大乘的功德,来对比小乘的不足,使令声闻人耻小慕大;讲到般若的无生的智慧,来消灭声闻人的法执,对涅盘的执着,让他淡薄一点,为《法华经》做铺路。所以,这个两万劫等于是做一个基础,讲方等、般若。然后在四众当中正式开演大乘《妙法莲华经》,这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三世诸佛所要开显的他自己的知见。
“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佛陀讲《法华经》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情况。第一个,以十六沙弥为代表的人都能够受持乃至于读诵。受持读诵是《法华经》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受持、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十六沙弥对《法华经》完全能够信受、理解。
但是与会当中的声闻人,有些能够信解,但是还有很多很多的声闻人,有“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就是说,“三乘共坐解脱床”,但是,菩萨进入空性的涅盘的时候,他不会执着,他把它当作一种休息,他是利用空性涅盘不断地增上。但是,二乘人进入空性涅盘以后,他就叫全面休息了。他全面休息,佛陀要把他引导出来的时候,说你这个涅盘是唯心所现的假相,你应该回归到心性,但是这个时候有些声闻人是“皆生疑惑”。
蕅益大师说,既然产生疑惑,大通智胜佛应该比照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既然你没办法接受,应该把他们摒出去或者使令他们退席。为什么没让他们退席呢?蕅益大师说,因为他们这几个人虽然产生疑惑,但是疑而不谤,这很重要!
《法华经》你可以不了解,你可以产生疑惑,但是你不能毁谤。你只要不毁谤,你还有救。就是你可以愚痴,但是你不能起邪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