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6章 第86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出事不得了,这是迦毘罗卫国的长子,净饭王恐怕要生气。所以他就赶快从房间出来,就把罗睺罗带到他的房间里面来休息。因为这件事情,佛陀第二天就诃责这位比丘,而制定了某一个戒律。所以这个就是说,罗睺罗修行非常低调,密行。你怎么样他都无所谓,他就做自己的心地法门。这个就是讲到罗睺罗尊者的一个密行。

壬二、记二千人 分三:癸一、长行授记;癸二、偈颂重明;癸三、得记欢喜

前面是先记阿难尊者、罗睺罗尊者,这以下就通记,通授两千人记。

癸一、长行授记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这以下佛陀正式为学无学人来授成佛之记。这些人有两个功德:

第一个,其意柔软。这个“其意柔软”指的是初果圣人。初果是证得我空了,但是他还有微细的烦恼没有断,所以证得初果的人是调柔善顺的,这是他的基本功。我们一般凡夫,在五蕴身心当中执着有一个我,状态是刚强的,很容易跟人家对立。但是初果的圣人他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不是空掉五蕴。你空掉五蕴,你就断灭了。五蕴是因缘所生法,怎么能让它断呢?他是断除五蕴里面那个“我”,就是那个想要主宰你的思想、感受的那个我,它把那个我给拿掉了,就剩下五蕴了。剩下五蕴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就是“其意柔软”,这个人调柔善顺。

第二个,寂然清净。这是四果的相貌。他不但只有调柔,他还清净了。他不但是我不可得,他一些微细的思惑的烦恼也不可得,也断了。就是初果,其意柔软;四果,寂然清净。这讲到学无学人。

这些人就专注地心念佛陀。佛告阿难,这些学无学两千人,“是诸人等”,未来世当中,他的因地要供养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的诸佛如来,这么多。他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恭敬尊重”,他跟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从空出假;第二个,在佛灭度以后,“护持法藏”。然后在十方国土,各得成佛,而且同一个佛号,号曰宝相如来,就是他这个佛身特别清净庄严,犹如七宝的庄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乃至于佛、世尊。

佛的寿命有一劫。国土的庄严呢?国土也是很庄严。声闻众刚开始成就应身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成就净土,大地、宝树、楼阁等等都是庄严的。他的眷属有三乘弟子,有声闻众,有菩萨众。正法、像法都是相同。

这就是讲到他的因地要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第二个,护持法藏,令正法久住。做两件事情。

癸二、偈颂重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这个地方是说明他的因地的修学。是二千声闻,如今在我前面安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在因地当中他供养的诸佛,就像前面说的要供养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诸佛如来。“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亲近诸佛以后,他做两件事:第一个,广学无量法门;第二个护持法藏。这他的因地。

看果地的功德。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盘

那么果地功德,这两千学无学人,在十方国土,同一个名号,而且是什么?“俱时坐道场。”这不可思议。前面的千二百弟子在授记的时候叫做“转次而授记”,他是一个接一个,前面的授完,成佛以后,灭度时候再转授下一个,一个接一个。而这两千人是同时在各别各别的道场“一时成佛道”。就是你有你的道场,他有他的道场,但是同时成佛道。他们的佛号都叫做宝相如来。国土、弟子,还有法运、时间完全相同,就是因地所发的愿都一样。

这个应身佛以诸神通力,来广度十方众生,名称也是普闻。然后因缘结束的时候,慢慢地进入大般涅盘。这个是应身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