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个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约果叹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释近;壬五、拣非
我们看果地,约果叹。约果叹当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约着我们因地的安住,这以下是讲最后的结果。如果有一个众生受了菩萨戒,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六度而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若见若闻”,他能够听闻《法华经》,乃至于透过三周说法如理思惟以后,信解《法华经》,乃至于到<法师品>,受持《法华经》,开始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那么透过三个阶段——见闻、信解、受持,这个人已经怎么样?“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近,相对远来说的。这个近就是他已经直截了当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们修因缘所生法,在那边拐弯抹角。
这个因果法则,它有两种因果。
一个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权法的因果。权法的因果是要变现的,它是透过心识变现。你看,你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个善法,结果你得到快乐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样?是一个无记。果报没有善恶,只有因地有善恶。你持戒是个善法,你成就尊贵身的时候也是无记,没有好坏的。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得到鼓励开始修善。所以快乐的果报到底是善是恶?不决定。你可能因为快乐而堕落,也可能因为快乐而得到鼓励增上。所以果报是无记,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师常说的,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时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华经》的人,不管布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点是用这个法来庄严你的内心。结果,成就果报的时候,还是一念心性,还是你这一念心性。但是你这一念心性多出了无量的功德庄严,它摄持无量功德庄严,变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你学《法华经》以后,你未来成佛的心就是你现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没有改变。只是说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多了无量无边的资粮功德,差别在这里。
这个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长时间在武林当中打转,觉得这个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就把他的宝剑,青冥剑,供养出来,给他的好朋友,一个贝勒爷。然后昭告武林说,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宝剑,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剑献出来。结果没有多久,有一天晚上这宝剑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后,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访,哦,原来被朋友的女儿偷了。他女儿在家里面偷偷学武功,学了一些武当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计谋,有一天晚上把她调出来。调出来他就问这个女儿说,你为什么要偷这个宝剑?朋友女儿说,我要用青冥剑称霸武林。李慕白说,称霸武林不是靠这支宝剑的,就跟她开导。这个女儿她不听的,李慕白就从树上就摘了一根树枝,说,你用青冥剑,我用树枝,三招之内你能够打败我,我就把这个宝剑无条件地供养给你。如果你不能打败我,你就把宝剑还给我。结果她用青冥剑跟李慕白打了三招,还是打不过他,被李慕白打败了。
诸位!一个青冥剑,一个树枝,从法门来说,这个法门太高,那个法门太低了,但为什么她被打败呢?因为能持这把剑的心不一样。诸位!你们如果是初学者,这句话可能没有体验。你大概学佛超过十年以上,你会发觉一个问题,所有的修行都进入停顿状态,或者是缓慢状态。就是刚开始大家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直拼,因为你那个时候道心强,体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布施、持戒,都很精进。到了十年后,大家都缓慢下来,那个时候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会做功课,别人也会做功课,你在家会念佛,他也会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后,每一个人在法门上就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你不会归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会觉得说,好像修到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亡的状态。前面看不到出路,后面已经过去了,不可追了。你过去的辉煌时期,你以前闭关怎么用功那毕竟是过去了,那未来比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单一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