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章 第124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么东西都要去求,那你只能永远变成一个乞丐了。这个道理就在这里。

也就是说,其实《法华经》是一个果地教。世间上只有两个法是果地教:一个是净土法门。它是他力门、果地教,因为名号的功德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修习成就以后,他把它浓缩到一个名号,叫万德洪名。《法华经》也是果地教,它是自力门、果地教。就是你不断地内观真如,真如就可以释放你无量的功德,它可以赐给你转轮圣王、释提桓因,它可以赐你人相庄严、见佛闻法。你学《法华经》,你在读诵的时候,你在佛堂你什么事也没做,那凭什么今天去听经就有这功德呢?因为功德在你的心中,因为你启动了真如内熏了。就是因为我们以前长时间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把内心说成:你这个人业障重,你的思想都是错的,不能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们在权法的时候所教育的就是,我们的内心是罪恶的根本,但现在你的思考要改变了。内心之所以变成罪恶,是内心向外攀缘,它才变成罪恶,不是本质是罪恶,不是这个意思。你回光返照,就是大富长者。

我们开始学《法华经》以后,当然,你理观成就以后,你这个时候就不妨事修了。那就是理观、事修变成一种双向循环,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名字位、观行位这两个位置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少事少业的,就是向内观照的。就是你慢慢体会这个《法华经》的本意,它的重点来自于内心的自性功德力的开显。

辛二、重颂 分二:壬一、颂随喜转教功德;壬二、颂听法劝人功德

我们看辛二的“重颂”。重颂当中把一念随喜分成两块,一个是“颂随喜转教功德”,这个是属于观行位的随喜。

壬一、颂随喜转教功德

我们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于法会 得闻是经典

乃至于一偈 随喜为他说

如是展转教 至于第五十

最后人获福 今当分别之

这个地方是校量功德。先找出第一个样本,要校量之前的样本。说假设有一个人,他在《法华经》的宣讲法会当中,他听闻《法华经》的时间可能短暂。短暂到什么程度呢?只听到四句偈,具有完整法义的四句偈。然后你听完以后,因为你过去的善根,这个人就是善根强,他只听四句偈就够了,他产生了信解、观照、随喜。然后他告诉第二个人,第二个再告诉第三个人,一直到第五十个人,就拿第五十个人来当作比较的样本。这第五十个人,当然他赶不上第一个人,法味渐薄,观行渐弱。那么我们就用第五十个人所成就的福德来跟后面的财法二施来作比较。

我们来看第二段。

如有大施主 供给无量众

具满八十岁 随意之所欲

见彼衰老相 发白而面皱

齿疏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应当教 令得于道果

即为方便说 涅盘真实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应当 疾生厌离心

诸人闻是法 皆得阿罗汉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脱

最后第五十 闻一偈随喜

是人福胜彼 不可为譬喻

我们看财法布施的功德。假设有一个大施主,他发心供养无量的众生。发心多久呢?到对方满八十岁。这过程中,“随意之所欲”,这个是真正的布施。诸位!布施不是说你今天有三件衣服,多了一件,你把多的那件拿给别人。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他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因为布施,它之所以成就度,就是舍己贪爱。就是你最喜欢的东西,对方需要,你就把它给他。就是“随意之所欲”,你满足他心中所有的希望。他需要财富,他需要车子,他需要房子,你就给他他心中的愿望,你先不要考虑你的需求,这个是真正的财施。

财施了以后,到了对方八十岁的时候,“见彼衰老相”,就年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精神也衰弱了,牙齿也疏散,身形也枯竭了。这大施主一看,“念其死不久”,这个人可能即将死亡,这个死亡一到,那资财就没有用了。所以这个大施主心中一转想,欸,该开示他出世道果了。所以“即为方便说,涅盘真实法”,善巧地跟他讲四谛、十二因缘,从苦集灭道当中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苦谛是从无常切入的,世间上再好的东西,用无常观进去它就没有价值了,因为再好的东西一定要永恒才有用。你看我们为什么不赞美天上的彩虹——它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