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章 第124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要作最后的突破,你一定要把《法华经》找出来,每天去读诵。在读诵当中,就跟智者大师一样,突然间有一句的相应,那你就进入六根清净位了。所以你到了这个后半段,还是要透过读诵的,这是跑不掉的。

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劝流通 分二:戊一、总标六根清净;戊二、别释六根清净

我们看讲义二百九十八面,丁二的“明初品果功德以劝流通”。前面是讲初品的因功德,因功德就包括了两种随喜,一种是名字位的随喜,一种是观行位的随喜,这两个都是因功德。当然也包括了四信、五品,都是因功德。因功德就是说,在修行的时候,你看起来好像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你说你整天听《法华经》,我看你六根也没有改变!是的,因地的时候都看不到改变,等到果地的时候改变就出现了。

戊一、总标六根清净

我们看总标六根清净的功德。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说,若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至少是名字位以上。你要读诵之前,你自己心态的准备是很重要,那个效果才会出现。就是你要么是名字位,要么是观行位,这种所谓的因位,两种因位。然后呢?然后你就有资格去读《法华经》了。怎么读呢?受持,就是把这个法义受持在心中,要去读,或者去背诵,或者为人解说,或者书写,这五种的事修。

你本身就已经有一点名字、观行的基础,以后透过这五种法门事修,你这个人未来世中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可以庄严六根的妙用,使令六根皆得清净。就是我们的因位是名字、观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读经的最基本要求。那你说我都没有学《法华经》去读,那对不起,就没有这个六根清净位的效果。你一定是要有因位,你先成就因位,就是名字位或观行位,然后再加五种事修,最后会成就六根清净位。

这个六根的功德我们解释一下。六根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先讲理论,再讲实际——六根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它就是一个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所以,它一旦活动,它一定有时间相,有空间相。时间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就是东西南北。时间是三,空间是四,三四一十二,就有十二个单位了。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眼根。眼根是一个见的功能,对不对?你可以见到现在,你也可以见到过去,当然是要有神通了。但是,如果你眼根没有见到过去的功能,你修神通也没有用。也就是说,你眼根本来就可以见到过去,你只是修神通把它打开而已,把那个管道打开而已。所以眼根的见,可以见过去,可以见现在,可以见未来。那么现在又有东西南北的见,过去也有东西南北的见,未来也有东西南北的见,所以这个见就三四一十二,这样来的。就时空交错,三四一十二。

那么一十二,每一个见又分成十法界,你是人道的见,还是畜生道的见,还是天人的见……就是有十法界。十二再乘以十,就一百二十。一百二十,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十如是,就是说,你的见有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一百二十再乘以十,就一千二百功德出现了。所以六根,从理论上,从时空跟十法界十如是的安立,它是一千二百的功能。

但是,这是理论上。那实际上我们人道呢?我们人道的功能就有所欠缺了。我们六根,从人道的角度,先看耳根、舌根、意根。这三根是空间四方通达,时间也通于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耳根、舌根、意根是功能最强大,是具足千二百功德,没有欠缺,耳、舌、意三根。

那么有欠缺的是谁呢?眼根、鼻根、身根。先看眼根。眼根的欠缺是明前不明后,四维有亏缺。我们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从人道是这样子,看不到后面,所以我们的功德就少了三分之一了,就变成八百功德,就是明前不明后。

鼻根呢?“出息取气,入息知香,两交之际,无胜力用。”我们在吸气的时候知道香味,出气的时候,鼻孔出息能够去产生气,在吸气跟呼气的中间会暂时地停顿。两息中间暂时停顿,所以这个时候的鼻根,在停顿的时候没有功能,所以也少掉三分之一。所以鼻根也是只有八百功德,因为它出息跟入息的中间会暂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