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章 第124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位才是果地功德,名字位、观行位都是因位。那你从因位要到相似位,六根清净位,你必须要走这五条路,修这五个法门,就是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你要找一个法门来不断地净法熏习,才可以从你的因位而到达果位。透过五种法师的修学,而趋向于未来的相似位的功德,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们看第二段的“经文要义”。

二、经文要义

(一)前文迹门宏通,所说“法师品”,是赞美一心所起万行之人法。今本门宏通,所说“法师功德品”,是赞美万行会归一心之功德,即是清净六根,而亲证法华三昧之前方便,使令六根之见闻觉知,近似于佛。

在前面的迹门流通当中,我们有个<法师品>,<法师品>讲到五种法师,就前面的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它是赞美我们能够透过理观的智慧而称性起修。修什么?修五种法门,来赞美它的人法,能修的人跟所修的法。就是因地修五种法门。

到了本门流通的时候,讲到果地的功德了。<法师功德品>,就是前面你修五种法门,最后成就六根清净位的法师功德,叫做万行会归一心。“亲证法华三昧之前方便”,法华三昧当然出现就是分证即佛,要法身成就以后才有法华三昧。那么这个六根清净位的法师功德,是在内凡位,所以叫前方便,只是六根的见闻觉知相似于佛,跟佛差一点。差什么呢?我们到经文再说。

所以迹门的法师是因地,这个本门的<法师功德品>是果地,透过五种法师而成就法师功德。

我们看第二段。

(二)众生六根之性,即是如来所证之妙真如性,本自周遍圆融。故《楞严经》云:元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但此妙真如性,须借五种妙行,获得六根清净,方能显发,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以此宣说,令见闻者,深信法华有大势力,凡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决定无疑。

众生六根的本性,当体就是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本自周遍,本自圆融。真如本性是无形相的,那么我们不断地去观照它,随顺它,那怎么知道有效果呢?它有效果的时候会告诉你。它怎么通知你呢?你的六根会产生变化。因为这个六根就是真如本性的六个窗口,它起作用的时候,它直接反射到六根去。所以,当我们不断地去观照真如、去随喜真如的时候,那你的内心如果自性功德开显的时候,你的六根就会变成周遍而且圆融。

所以,《楞严经》上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就是六根的本性其实就是真如本性,但是我们因为向外攀缘,后果就是六根产生极限。就是,我们眼根是一个见的功能,去攀缘色尘,结果,我们攀缘色尘的时候,我们产生了爱憎取舍。你有你喜欢的颜色,你攀缘很多颜色以后那就糟糕了,你的眼根受限了,你的颜色就产生了一个区隔,把你的眼根跟耳根产生区隔,你的眼睛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就你的眼睛只能够着色尘。耳朵也是一样,你可能特别喜欢听某种音声,听久了以后,你耳根也是跟其他六根产生区隔,就形成了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就形成你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那怎么办呢?你去改变六根没有用,因为它是个枝末。你改变你的心性。你心性一改变了,把你内心的颠倒妄想消灭了,六根就恢复它本来的功能。它本来是周遍的,眼睛是可以看十法界的,而且是圆融的,你眼睛也可以跟耳根互通的,眼睛也可以听声音,眼睛也可以思考,所以你就恢复了六根的本来面目了。因为你内心改变,你内心把那个六根累积的垃圾清掉以后,你六根就恢复了六根清净位。

那怎么办呢?“须借五种妙行,获得六根清净。”你还是要靠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这五种妙行。“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以此宣说,令见闻者,深信法华有大势力,凡有见闻者,无一不成佛,决定无疑”。就是证明《法华经》成佛是决定的,因为你没有成佛之前,你六根就会给你成佛的消息。所以它《法华经》是这样,下手是从心性,但是改变看六根。

这个地方,其实跟前面的因位修行不太一样。诸位!我们在因位的时候是理观的,直接观心的,就是名字位、观行位都是观心。但是你要进入<法师功德品>的时候,它的意思就是说,你要靠法力了,靠《法华经》的文字来带动了。就是你不是只有观心而已了,你要么读诵,你要么书写,你要么演说,你要靠这个《法华经》的大势力,就是这个法力不可思议来不断熏习了。

就是前面靠理观,听闻以后先理观,长养圣胎。理观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如果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