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有莲花的庄严跟芬芳,这就是权法;但是实际上,我们内心里面多了一种真实、饱满的莲子。所以它就是一种权法跟实法的相互作用。
讲一个譬喻。比方说,我们今天是一个在外面流浪的穷子。虽然我们是穷子,我们也想要离苦得乐。所以我们遇到三宝以后,开始在三宝里面打工。你喜欢拜忏,你就拜忏;你喜欢做义工,你就做义工;有些人喜欢持戒,他一辈子就以持戒为他的修学。那没关系。但是你不学《法华经》有什么问题呢?你就站在一个流浪的穷子的角度去打工,你凭仗的是你的体力。诸位!你一个人的体力打工所赚到的钱,只能够满足你一日的温饱,你每天都要赚。你只要一天不做功课,你就发觉你“弟子心不安”了,因为你用权法。如果我们今天换一个思考——我们不就是要离苦得乐吗?不要急着打工,先回家。我们应该先回归到我们的家族,继承家业,再用我们家族的财产去做贸易,这样子所得到的资粮那绝不是一日温饱了。因为你今天变成是,既有法力不可思议,你内在又有一种自性功德力的加持,你有家族的财力的奥援。
所以,诸位!《法华经》的思想就是说,让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消除最大的罪障,让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创造广大的功德。它等于是一个修行的捷径。但是前提是,你要掌握这种方法,怎么样能够把众生的知见很快地转成佛陀的知见,就是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空掉妄想;即假,就是开显你自性的本具的功德。然后怎么样?然后相信这件事情,信解,承当它。就相信:我虽然打妄想,但是妄想是后来有的,是因缘所生法,不是我的本来面目。你要真实地相信这件事情,然后承当它,安住它。
这个就是整个《法华经》迹门的修学思想,就是所谓的开显佛慧。这个就是佛陀的智慧。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在因地当中找到了佛心。你因地找错了,你后面就很糟糕。你找到的是一团沙,你不可能变成黄金的。你必须是一个金矿,你才有可能慢慢提炼变成黄金。
这个理观的智慧当然是正修了,但是佛陀又讲了一个助行,就是<法师品>里面的五种法师。因为这个理观它很难相续,它是不思议境,所以佛陀要我们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特别是读诵。你不断地读诵、不断地读诵,不断地强行告诉你自己:我的心跟佛陀的心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要相信这件事情。就是把心带回家。
这五种法师是第一个助行。
第二个,佛陀为了末法时代的凡夫菩萨,又讲了另外一个助行,叫做四安乐行,来保护我们的理观的善根。我们凡夫的理观是很难成就,很容易破坏。那么怎么保护呢?
第一个,身安乐行。佛陀划出一个标准,就是你要经常让你的身业保持调柔寂静,所以你要远离十种过失,包括百官、屠夫、淫女,包括沙弥小儿这种未成年的小孩子,你都要远离,因为妨损你的道业。跟这些人在一起,就破坏你身业的调柔寂静,你整天躁动不安,你就很难修止观了,就是止观修成了也很容易被破坏。所以说,保护我们脆弱的止观,这四种人你要暂时远离。这第一个。
第二个,口安乐行。口安乐行的核心,就是和合无诤,尽量不要跟人家有口业上的诤讼。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要在一切的人事上发表个人的评论跟赞美。因缘所生法,从修行的角度,没有标准答案,也跟你没有关系,我们不要发表任何的评论,以免落入一种无意义的诤讼而破坏你的口安乐。
第三个,意安乐行,就是慈悲善巧。对于所有的人,不管他是放逸的、他是懈怠的,你不管他能不能做到,你的内心保持慈悲善巧,慢慢地等待他的成长,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个意安乐行就是慈悲善巧。
如果能够在身、口、意当中保持这种安乐行,会帮助你修止观,也会保护你已经成就的止观。
当然,最终的会归就是誓愿安乐行,就是菩提愿力。所以我们除了清净心的观照以外,还要保持一个菩提愿,不但是以佛心为己心,还要以佛志为己志。
所以,这个四安乐行对我们凡夫至关重要,它等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护,防护我们这个止观免遭破坏。这个就是前半段所说的四安乐行的内容。
癸一、就法略叹
这以下佛陀赞叹。就是当我们用一心三观的理观,配合四安乐行,如此的修学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呢?佛陀加以赞叹,叹经法。这以下有两段:癸一,就法略叹;癸二,约喻广叹。
先约着法体来简略地赞叹。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