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第111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释迦牟尼佛所召请过来的这些分身诸佛,他们是怎么来呢?从无量千万亿他方国土来。这些国土,我们前面在<见宝塔品>中说过,这些佛是从净土来的。他们在八方诸宝树下师子座上结跏趺坐。这些佛的侍者就是所谓的他土菩萨,他们也看到了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从三千大千世界的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也都是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庄严,所以也就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只菩萨大众,从何所来?”也产生这个疑惑。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诸善男子!你们稍等片刻,因为已经有弥勒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请问了。这个弥勒菩萨的阶位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在娑婆世界,次当作佛。他已经问了这件事情,佛陀也即将回答,所以,“汝等自当因是得闻”。这个你就不用再问了,弥勒菩萨已经问了,释迦牟尼佛即将回答。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本门的序分结束,后面是本门的正宗分。所以这<从地涌出品>前半段是属于序分,后半段是本门的正宗分,佛陀开始开示了。

这个序分的大意是说,诸法因缘生,每一个菩萨成就都不可能凭空生起来,包括从地涌出的菩萨,他一定有他的发心,有他修学的过程,一定有他的老师,尤其大乘佛法强调传承,一定有老师。所以,这些法身菩萨突然间从地涌出的时候,现出大功德的境界,但是竟然与会的不管是本土的弥勒菩萨,不管是他土的这些侍者菩萨,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来的,是怎么样修学、怎么样成就的,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表示什么?这些菩萨的水平境界比他们高了一个档次。所以就引起了大众的疑惑。当然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要的,就是大家提出疑问,释迦牟尼佛才好把自己的本地风光给开显出来。我们看后面的如来正说段就清楚了。

丙二、正说段 分二:丁一、诫许;丁二、正说

丁一、诫许

我们看正说段。这以下就是本门的正宗分了。正宗分里面,佛陀并没有马上开显,在正式开显之前先诫许,先有一段的告诫跟鼓励。因为这件事情牵涉到不可思议的释迦牟尼佛本地的功德,甚深甚深,所以先鼓励大家、告诫大家。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问佛如是大事,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这是第一段,先做一个告诫。就在弥勒菩萨请问以后,释迦牟尼佛就告诉弥勒菩萨,说:善哉!善哉!

第一个善哉,上契佛心。因为佛陀本身也有意宣说,刚好弥勒菩萨请问,所以也合乎佛陀的心意。

第二个,下契群念。众生的修学的确有此需要,我们了解本门的功德,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佛陀之所以成佛,我们一再强调,不是因为他布施成佛,也不是因为持戒、忍辱而成佛,而是因为他成就法身,这个就是关键。就是,十方诸佛之所以成佛,只有一个情况,就是他破无明证法身,从此以后,打开了他的成佛之路。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从理观下手,你做天大的布施,跟成佛也是没有关系的。你可以成就安乐道,可以成就解脱道,可以成就阿罗汉,但是,只要法身这一关,本地本门的功德没有突破,这个门没有打开,那你就跟成佛没有关系了。

所以,这件事情至关重要!就是,你要成佛,一定要打开这道门,就是本门的法身功德。所以这件事情说是“善哉!善哉!”——上契佛心、下契群念。阿逸多!你有甚深的智慧,才能够问如此大事。这个是十方诸佛成佛的一个大事因缘。就是十方诸佛必经的一个关卡,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就是这个理观的智慧。所以,“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就鼓励大家,大家一定要怎么样呢?安住清净的信心,发起广大的菩提愿,来听以下的开示。先作一个告诫。

看第二段的允许。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我们说过,佛陀成佛的正因是中道的智慧,就是观心,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这是一个正因。由这种智慧带动了六度的事修,最后成就佛陀的功德。

这以下提出应化身的功德。佛陀讲本门之前,先讲迹门。三种迹门:

第一个,过去的迹门。什么叫过去的迹门呢?“自在神通之力。”他说,我不是今生才示现八相成道,我过去无量劫来,已经是无量无数地成办过去的应化事迹。而过去是“自在神通之力”,因为佛陀过去能够随心自在,变现各种应化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