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第116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宝树多华果 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 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华 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佛陀一切的度化都来自于本门,所以佛陀宣讲,佛陀的本门其实在娑婆世界是没有灭度的,法报常住。“神通力如是”,就是佛陀的法身、报身的这种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他能够在阿僧只劫的时间当中,常在娑婆世界灵鹫山,还有其他的世界,能够现身,能够说法。即使众生见坏劫时,就是众生有这个成住坏空,到坏劫的时候大火生起,火烧初禅,而我此法报二身却是安稳的。怎么安稳法呢?“天人常充满”,这个天指的是十地菩萨,人指的是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这些法身菩萨。

佛陀要先强调本门不灭,才能够去强调迹门的现身。佛陀在娑婆世界的国土,不管娑婆世界是怎么个变化,他这个国土是安稳的,“天人常充满”。而且它有各种的胜妙五尘的庄严,比方说园林、法堂、楼阁,种种的七宝庄严,宝树上有种种的花果。这些庄严都是“众生所游乐”。这些所谓的法身菩萨,他们一方面受用这个外在的胜妙五尘,一方面内心游于真谛法性三昧之乐。内心有空性的智慧的这个法性之乐,外面有种种七宝庄严之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诸天也是来赞叹。不但伎乐,而且“雨曼陀罗花”,来供养佛陀跟诸位法身菩萨。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其实佛陀法身常在,所以你不要管佛陀在不在,佛陀其实永远是在的,只是有没有现身而已。

就是说,佛陀其实是永远陪着我们,关键是对有些人现身,对有些人不现身。这以下就说明道理了。那么为什么对有些人不现身呢?看经文第二段。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 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只劫 不闻三宝名

就是说,佛陀的法报二身经常陪着我们,他在娑婆世界,在灵鹫山或其他地方,总是在娑婆世界,“我净土不毁”。那么为什么我们见不到呢?因为我们有这个业力。所以我们见到劫火烧的时候,内心感到忧愁、恐怖,充满种种的苦恼跟忧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是诸罪众生”,因为我们有这个罪业,所以没办法见闻三宝。这个罪业,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毁谤三宝的罪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忏悔。有些人他就是见不到三宝,这个就是有谤法的罪业,谤佛、谤法、谤僧的罪业。这第一个。

我们看得见之因。

诸有修功德 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如果有些人,他一方面修功德,他能够听闻佛法,信解好乐,而且广修供养,这第一个;而且“柔和质直者”,对三宝有恭敬皈依之心。那么既有出世的善根,又有恭敬皈依之心,那你就能够感应佛陀在娑婆世界现身,能够在娑婆世界说法现身。所以有些人不见,有些人见。但不管你见不见,佛陀都是在,关键在这。

看总结。

或时为此众 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 为说佛难值

所以这段总结就是说,“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有些人他就很容易见到佛陀,能够很容易见到佛陀说法。但是有些人就很难遇到佛陀。就是说,佛陀虽然法身经常存在,但是有些人的确是很难见佛。那关键就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善根,还有自己罪业的问题了。

这一段经文等于是总结前面的见佛闻法。我们把它分成四段来说明。

在法身常住的情况之下,大家的立足点是公平的,就是法身是最公平的。诸位!法身,不管你有没有罪业,他永远存在,他不会因为你有罪业就消失掉,不会。法身是佛陀的大悲愿力,“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平等的,非常平等的。那么在同样的平等当中,就产生不平等了,应化身就不平等。有些人见佛闻法,有些人就见不到,他怎么样就是见不到。所以这第一个,有些人能够见佛又闻法,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个人既有皈依心,又有出世的善根。这第一个。

第二种人,他不能见佛,可以闻法。比方说我们,我们没有那种善根见到佛陀,但是我们可以听法。就是皈依不够,跟佛陀的皈依不够,但是我们的善根是有的,所以不见佛而闻法。

第三种人,是见佛不闻法。他生长在佛世,那么他可能做很多的修福、护持三宝的事,但是佛陀的说法对他来说不相应,他也没有去“吃药”,所以他等于是见佛不闻法。

第四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