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第116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最糟糕,不见佛、不闻法。佛陀再怎么出现,对他来说,他根本不知道有三宝存在。

我过去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性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他说他有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是一个男众,他是一个将军退伍的,这个弟子基本上没听什么佛法。这个弟子,他从小父母亲就死掉了,所以跟他的奶奶一起长大。后来他奶奶生了癌症。从小失去父母的人对亲情是很渴望的,就是我们说的空缺产生需求,所以他觉得非常悲伤。他悲伤他就到寺庙去。到寺庙以后,有个法师说,你为什么悲伤?他就说了,我从小跟我奶奶一起长大,现在她得了癌症,我什么事都不能做,很悲伤。那这个法师劝他诵《金刚经》。他说,你诵《金刚经》,就求佛菩萨。一个人有皈依心的时候,那这个诵经的力量就不可思议了。

他也没有佛堂,他也不是佛弟子,所以他就弄了一个餐桌,稍微擦干净,就请了《金刚经》,就在餐桌上诵。诵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下午的时候,他突然间看到释迦牟尼佛就在《金刚经》面前现身了,而且他整个餐厅是放大光明,好几分钟,那种金色的光明都没有消失掉。这是见佛了。见那一次佛以后,他奶奶的病果然就慢慢好了,又多活了十五年。就见佛,但是他没有听佛陀说法。后来我问性公师父,后来那个弟子有开智慧吗?性公说没有,他对佛法也没有什么进步,他就见过那么一次佛,很有信心。所以见佛是靠皈依的善根,闻法那就是出世的智慧善根。

那么这段经文是说什么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法报身与我们同在,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见,有些人不见呢?就是我们的善根准备了。就像净土宗一样。你看净土宗,你打开《净土圣贤录》,你要看阿弥陀佛的现身说法,那真的是不平等,真的不平等。有些人念了一辈子佛,他没往生;有些人临命终念佛,他往生了。

就是说,为什么有些人见佛就这么难,有些人见佛就这么容易?这个里面就讲清楚了,跟佛陀没有关系,就是个人的善根因缘准备不同。其实佛陀是永远存在的。

子二、颂总结不虚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 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佛语实不虚

那么总结就是说,佛陀的权实二智的智慧,这个光明,就是法身的光明,是照亮无量的众生。佛陀的智慧是永远存在,寿命也存在。“汝等有智者”,应该对此不要产生疑惑。什么“此”呢?就是法身常住。“当断令永尽”,佛语真实不虚。

这整个<如来寿量品>,要讲两件事情:

第一个,你要相信法身常住,就好像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经常存在一样。你在佛堂念佛的时候,忆佛念佛,佛陀都知道,他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第一个,法身常住。

第二个,三世益物。只要你准备好了,佛陀一定会为你现身说法的。所以我们对于本门佛、迹门佛,都要深信不疑。这个就是你学<如来寿量品>的两层意思。

癸二、颂喻说

如医善方便 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 无能说虚妄

讲一个譬喻,就像一个圆满的医生,他能够治好所有人的病。但是如果这个儿子中毒太深了,善根不具足,整天打妄想,那么他也没办法。所以即便这个医生没有死亡,法身常在,他也必须要方便示现灭度,来激发他的儿子,使令他产生危机意识而精进修学。当然你不能够说,佛陀暂时的离开,这个就是欺骗众生。不能这样讲。就说,您明明在,您为什么告诉我,您为什么要示现灭度呢?因为这样子对众生有真实利益。佛陀的在跟不在,都是对众生有利益的。

子二、颂合法

我亦为世父 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 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着五欲 堕于恶道中

那么合法就是,我就好像一般众生的慈父,我有能力去救拔一切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善根不具足,他活在自己的颠倒妄想,那么佛陀只能够选择暂时的灭度。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如果长期地陪伴我们,就是不管你打妄想不打妄想,我都陪你,那这个有问题:这长时间产生憍恣之心,产生轻慢跟放纵,那么他就有恃无恐了,就放逸追求五欲,结果来生堕入三恶道中。就是佛陀的陪伴不但对我们没有好处,甚至于产生堕落,这个是佛陀不允许的。所以佛陀适当地要离开,就是佛身非灭示灭。

看第二段,佛陀施以真实利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