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崎岖不平、狭窄难行的古道,逐渐变得平坦宽阔、畅通无阻。商队在古道上的通行更加顺畅,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但李贤并未止步于此,他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积极开辟新的贸易通道。一条从陇右道直接通往吐蕃地区的贸易小道应运而生。这条小道的开辟,打破了以往贸易路线的局限,为陇右道与吐蕃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天地。双边的商人沿着这条小道频繁往来,互通有无,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为了给商旅们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李贤在道路沿线精心布局设置了众多驿站与客栈。这些驿站与客栈犹如沙漠中的绿洲,为长途跋涉的商旅们带来了希望与慰藉。驿站内部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客房让商旅们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数量充足、品种优良的马匹可供换乘,确保了商旅们的行程不受耽误;丰富的粮草物资储备,满足了商旅们的饮食需求;专业训练有素的护卫人员则时刻守护着商旅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白昼,还是寒风凛冽的夜晚,商旅们都能在驿站与客栈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全。在陇右道的核心城市敦煌、酒泉、张掖等地,李贤大力兴建大型的商业集市与综合性贸易市场。这些市场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市场内部依据商品种类的不同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丝绸区里,精美的丝绸如绚丽的云霞,光彩夺目,来自中原地区的丝绸与本地生产的丝绸相互辉映,吸引着众多商人与顾客的目光;茶叶区中,茶香袅袅,各种茶叶品种齐全,无论是来自南方的绿茶、红茶,还是本地特色的奶茶原料,都备受欢迎;香料区弥漫着异域的芬芳,来自西域和南洋的香料汇聚于此,让人陶醉其中;药材区则汇聚了各地的珍贵药材,人参、鹿茸、雪莲等应有尽有,仿佛一座天然的药材宝库。专门设立的市场管理机构犹如公正的裁判,严格维护着市场秩序。他们管理着物价的波动,确保商品价格合理公正;监督着商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依法征收商业税赋,为地区的发展积累资金。李贤亲自组织制定的商业法规制度体系,犹如一把高悬的利剑,严厉打击着欺诈哄骗、垄断操纵等不正当商业行为。在这样良好的市场环境秩序下,本地商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李贤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措施,低息贷款让他们有了创业的资金,减免税收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一批批本地商业精英脱颖而出,他们凭借着对本地市场的熟悉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积极拓展业务,与外地商人展开公平竞争与合作,推动着陇右道商业贸易的繁荣昌盛与持续健康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军事,关乎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李贤在陇右道的军事建设上同样不遗余力。他深知,原有的军队编制松散无序,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边疆局势。于是,以大乾国先进成熟的军事制度体系为蓝本,对陇右道的军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编重组改革。他建立起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指挥高效的军、师、旅、营、队等层级化指挥体系架构。在军队人员选拔招募方面,李贤可谓精挑细选。他亲自到各地招募身体素质过硬、具备顽强战斗意志和良好军事天赋潜能的优秀青年入伍参军。这些青年们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荣誉的渴望,投身军旅。同时,李贤积极吸收融合部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战士。吐蕃的骑兵精英,他们在高原上练就了精湛的骑术和超强的耐力,在马背上如履平地,冲锋陷阵时锐不可当;回纥的神箭手,他们箭术精准,百步穿杨,能够在远距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将这些少数民族战士充实到军队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各自民族特色军事技能领域的独特优势,让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同民族的战士们在军队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大的多民族联军。
为了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李贤不惜重金从大乾国内地邀请调来了一批经验丰富、军事素养高超的资深军事教官。这些教官们根据陇右道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特点、战略防御需求以及潜在的军事威胁挑战因素等,精心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科学系统且针对性强的军事训练计划方案。训练场上,步兵们的阵列操演整齐划一,战术技巧娴熟多变。长枪兵们手持长枪,如林而立,刺杀动作刚劲有力;刀盾兵们则紧密配合,盾牌在前,抵御着敌人的攻击,长刀在侧,伺机反击;弓弩兵们张弓搭箭,箭矢如流星般射向目标,他们的兵器使用技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了显着提升。骑兵们在草原上纵横驰骋,骑射本领令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