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蜀记青铜蚕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圣贤之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西多吉,从来都是高傲的扎西多吉,他怒道:“丁义总指挥说过,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丁坤对这套说辞恼怒已极:“我只能说你的理想超脱了这个时代,你在关外过得太安逸了。”他喝过一杯烈酒说道:“我给了你半个月时间,可你依然在自我的世界上我行我素。与其天马行空,不如落入实际。这么说吧,在我的世界里,得不到的东西必然将其毁灭,这是我的生存哲学,何况你浑身带着刺,我怕这跟刺将来会刺到我身上。也许很多年后,你的理想世界将会实现,确如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那是一个人人为公的盛世,但我相信,你跟我都无法看到。”

扎西多吉知道他说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他闻言站了起来,遗憾:“我感到遗憾,没想到这里会是我的墓场。”

丁坤不再罗唣:“下次你要注意点,别再贸然企图攻占了剑门关了。”

扎西多吉明白,这是一句极为辛辣的嘲讽话语。他感觉到心情很沉重,沉重到他几乎迈不开自己的脚步。

在关外,他曾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那是一个关于关内的理想。十多年来,关外的淳朴民风让他怡然自得,如果他没有回来,没有被囚禁在剑门关,那么他会永远忘记曾经的那些豪言壮志与理想。可是,没想到在这段时间里,他跟丁坤国王的几次畅谈,让他仿佛又重温了年轻时的时光,他意外这个什邡古城的国王会有如此高尚的执政理念以及为人处世哲学,他的博学与胸襟,让他叹为观止,他强调的‘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以及‘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等思想让他毛塞顿开,也让他如沐春风。

可惜,两人的地位与初心及追求相去甚远,他知道,在强者的游戏里,从来没有握手言和,只有胜利者的高歌与失败者的谢幕。

或许,剑门关是他的最终归宿,这都是命运的使然。这十多年里,他曾不止一次眺望过这个关卡,他希望能回来看看,因为他无比尊敬的丁义总指挥,曾称这里是他第二个家,他永远欢迎他回来。

此刻,微风舒卷,深秋的风将梧桐树的黄叶带去了遥远的天际,那抹夕阳依然是如此缱绻,让人眷念,他被绑在一个木架台上,下面堆满了柴火,一个熟悉的背影举着一个燃烧着浓烈火焰的火把,他在等候丁坤国王的号令,他大概猜到了举着火把的人是谁。他看了看台下几百个穿着青色大褂的野人,不,他们是自由民。这些自由民表情木讷,神情颓丧,浑身颤抖,手脚麻木,欲言又止,他知道,这些卑微的子民眼神中都是善良的。他明白,善良拯救不了自己的命运,而自己可以最大可能地让他们活下去,在他吃过最后一顿晚餐时,他是这样跟丁坤国王说的:“希望我的死可以换来人间的正义,没有正义与公平,也就没有光明和希望。我将用圣贤的警语,来做的我的墓志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丁坤国王依旧冷峻,他说道:“我将用你的死,用的你痛苦与哀鸣,警告关外所有人,任何试图阻拦或者抗拒我权威的人,下场只有一条,就是死。我再一次跟你说一遍,只有绝对的臣服,才有绝对的公平可言。”扎西多吉没有再多说一句话,直到他被拖到这座堆满木柴的祭台上,他看到这是关外的前坪草地上,残阳如血,梧桐萧萧,寒鸦悲鸣,冷峻的寒风吹开他混浊的眼,他看到拉姆洛桑已经站在了丁坤的身边,他同样看到了那个举着火把的人是阳江,他曾经的故友,他内心一阵痉挛,吞声忍泪,悲不自胜,他仰头望着天边灰色的残云,仿佛要将这画面永远存留。如同这天边的夕阳,带着对人间无限的卷帘,他微微唱和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阳江一脸严肃,看不出神情,国王丁坤一声暴喝:“点火。”接着,三个拉着火把的人,燃起了熊熊大火。

扎西多吉在汹涌的烈火中,发出惨绝人寰的嚎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