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菜后就没那么忙了,只需要偶尔浇水除草,时间空闲下来,温月就想做个茅房,每天都在野外解决算怎么回事,来自文明世界的她实在受不了这事。
在离山洞十几米远的地方,靠着山壁挖条沟,加两根树干做柱子,遮上顶,再简单的做个围栏缠上灌木藤和枯草就算完成了。
茅房后的沟挖长一点通向后面的深坑,粪便几日清理一次到坑里,混入腐殖土,发酵后可以做肥料。因为害怕农家那种臭不可闻的茅坑,她还在茅房门口放了个筐,里面装着土,教大家每次大号后都盖一些土上去。
日子步入正轨,每天就种种菜和吃吃喝喝,间或出山谷看看她的陷阱。
这个月她增加了两处陷阱,又逮到一次野兔加餐,就是兔子每次都受了伤,奄奄一息的才被她抓到,否则它们会直接挖洞跑掉,也并不能学那些穿越大神养兔子再吃到吐。
温月开始琢磨床榻的事。这时候的床都很矮,跟榻榻米差不多,但也不是像她们这样每天睡地上啊。
但弄不来床板,想来想去,她决定砌个土炕,如果冬天太冷还能烧炕。虽然没做过,但她毕竟是设计出身,稍微琢磨了一下也就开始动手了。
因为山洞是横向的椭圆形,就把右边规划为一个大炕,直接连到洞口。洞口也砌了一道一米多宽的墙,只留一个一米多宽的门洞过人,门洞上方挂上竹帘,白天就卷起来过人。
担心山洞里太暗,温月还跑了一趟,下山从家里拆了一个窗户来装在门洞上方。
墙外做了一个小灶台,冬天可以烧水,到时候热烟在炕道按“弓”字形转一圈后回到洞口,再从侧面的烟囱出去。
墙和炕道壁是石头垒的,炕顶就要提前做好泥胚晾晒。温月怕泥胚断裂,还加入了粗一些的树枝充做钢筋,泥水中加了糯米水,泥胚晾干后就像砖一样很结实。
坑壁照样用石块和泥糊,多做几道承重壁,顶部再放上泥胚,最后抹平整就成型了。
土炕晾干后,铺上枯草和厚厚的草垫,最后再铺一层布垫,又宽敞又平整,舒服的不得了。
做好那天,乐姐儿喜欢得不行,在炕上滚来滚去不肯下来,把石哥儿看的眼红,好想也放弃做哥哥的脸皮上去滚。
现在山洞里分为左右两边,左边约占三分之二,靠山洞壁做了炕,炕头朝里,炕尾放上家里带过来的衣物箱,右边就是矮柜粮食袋,整整齐齐的码成两摞还盖上草垫。中间还有三四十平大的一个厅。
山洞外有充作厨房和餐厅的凉棚,有了茅房,有菜地还有水潭,真真是一个五脏齐全的家了。
眼看又是一个月过去,已经入秋,地里的第一波菜终于有些能吃的,她们的新鲜菜蔬上个月就吃完了,这一个月都是发豆芽、磨豆腐、咸干菜这三种换着来,早就受不了了。
温月又扮难民下山去打听了一回消息,路上仍有不少难民,平县已经放开,县城里完全没粮了,连水井都干了好多,再留在城里只能饿死渴死,人们都开始往外跑。
有些有关系的人家传出话来,说西边还在打仗,朝廷连粮草都不够也顾不上赈灾,只能自己去找活路。
一切没有变化,温月也就照旧回到山谷过日子。
天气渐渐凉了,温月想起她给孩子买的两块布,大人的衣服还能穿,可是孩子长得快,之前的衣服很快就短小了。
可是她也不会做衣服呀。
温月在现世就是会缝个扣子,补个袜子那种水平,而给她的剧情就是个回忆录,有张月娘人生的所有主要记忆,也有给孩子和自己做衣服的大概,却没有具体的做法和技艺。一件事就是一个画面带过,要是一针一线怎么走都塞她脑子里,那脑子得爆炸了。
想了会怎么办,她就瞄上了旁边做绣活的周氏,周氏正在帕子上绣花。
前两月周氏和温月一起归整山洞,帮着砌墙砌火炕又开荒,哪有时间碰这些,现在总算闲了,她也捡起了绣活。
温月坐在周氏旁边,有点开不了口,磨蹭半天才不好意思的说:“阿娘,我现在也不用下地,整天闲的没事,您能教我做绣活吗?”
周氏惊喜的抬起头:“好啊,那可好,我早就想教你呢。以前你天天下地,怕累着你一直没敢说。我这个手艺啊,虽然比不上城里那些绣娘,绣点帕子枕巾还是能看的,我又没个闺女,就担心被我带到地下去可惜了。”
见周氏一口答应,温月也很高兴,赶紧进去找了件旧衣服出来,说在衣角绣花慢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