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考虑到以后可能会做大,这次的油铺是认认真真取名的,润香油坊!
为了快速打出广告,让人们知道这油没问题,还学了现代的推销技术,现场炒菜!
这时候铁锅刚刚开始冒头,只有富贵人家和一些酒楼使用,菜式也少。温月就免费提供了几个简易的菜谱,请了厨子在油坊门口炒菜,再请众人免费试吃。
这法子果然很吸引人,毕竟没见过,能学菜谱,还能免费吃,天哪,那菜还油汪汪的,就像和肉炒的一样,好吃的不得了!
油也便宜,35文一斤,一斤省着点能用几个月,那菜也有点油星子了不是?
百姓们觉得这油确实可以后,也就你买一两我试一斤,很快整个县城都知道了有家油铺的油这么便宜,就算不用来吃,点灯也要用啊!
酒楼饭铺也开始买,刚开始怕顾客介意还不敢买多,但这个油便宜些,菜也能便宜些,东家还能多赚些,这叫什么?那油铺掌柜说了,这叫双赢啊。
仅仅一个多月,润香油坊的销售就达到了产量上限,也就是说,机子不够用了。她又赶紧让匠人多制作机子,同时安排人下乡去收豆子。
百姓见了有人大量收豆子也很高兴,这时候余子阳又推出开荒政策,新开荒的地第一年不收税,第二、三年仅收半税,三年后可办理地契转为私有。
百姓们觉得真是好事情都扎堆了,此时正好夏收结束,个个都拿起锄头去开荒,计划着多开几亩地,现在种下豆子,也不用太打理,到秋天就能收了换钱,就可以买大米和小麦了,说不定还能有余钱给孩子做新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