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粮食以后卖了换粮,或者干脆杀了吃,是最后的存粮,比银子还宝贵的存在。
原本盛屏计划用红糖来做冬瓜糖,用南瓜来做馒头、南瓜饼的,如今只能暂时放弃,学着村里人仔细浇水施肥,让它们多多结果,别饿着后院牲畜棚里的祖宗们。
她手里虽然略有余钱,仍旧惴惴难安。
田地眼看着从青翠变成了金黄,又从金黄变成了荒芜,原本随处可见的野草、野花,不是被人薅走了,就是干枯缺水自己死了,经过田埂山间,鞋面裤脚全沾上了灰尘,再不复往日的青山绿水。
镇上倒没有多大变化,店里的客人还是那样多,只是多是外地人。
后院的水井快要干涸了,伙计们每天上午都要用板车去波浪江打水,宽阔的河道,往来船只照样频繁,只是大船少了许多。
这一切的改变都在催着她往前走。
他们做的是食品生意,最易受天时影响,一旦发生饥荒,店必然开不下去,还可能发生哄抢一事,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她决定先行一步。
一面让江山青和王秋云仔细经营店铺,一面让王青把多余的鸽子蛋全部孵化出来,吃不了的就养着,鸽子的食物从各种谷物,逐渐往里添加烘干的南瓜粒,喂养了几天后,鸽子们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他们也就放心了。
同时他们还做好了随时关门的准备,就连米老板也特意找过他们,说是店里的粥只有往日的一半,防着大米涨价或是断供,让他们也把手里的银子换成粮食。
盛屏他们把菜单重新调整过,只售卖村里有的,存不住的食物,不再额外去摊贩上购买其他食材。
王水每天蹲着粮店,一旦开门就冲进去买粮。精细的大米买得少,多是粗粮,买来以后全部运回了荣山村,放在仓库里。
做好一切安排以后,盛屏和蒋鹭这才出门,他们拿着岷县的地图,打算从万牛镇开始,一路北上走到岷县县城。
万牛镇于蒋鹭而言如今有了新的意义,盛屏在出发前迟疑的看着蒋鹭,想问他是否要换个地方,蒋鹭却没觉得有什么。
“我都没见过他们,即便他们站在我面前,也不过是一群陌生人。”
关于蒋鹭的亲身父亲一家,刘二婶并不愿意多说,就连姓名都不曾提及,这对于他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他态度如此,盛屏略微放下担忧的心。
万牛镇在波浪江下游,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是坐船,他们租了一艘小船,船上有艄公和他的妻子。
从万安镇出发,一路到万牛镇,需要两天的时间,途中会停下做饭,夜里会靠岸找个地方幕天席地。
炎炎夏日,夜里也是暖风阵阵,盛屏吃着现做的馍就着咸菜,望着满天的繁星,满心舒畅。
一路平顺,只是越往下,河道越窄,水越少,等到了万牛镇,河道拐弯绕着一座荒山蜿蜒而去,余下数道小河,远远眺望,只见成片的黑色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