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动摇。
要知道,周勃可是三朝老臣,为开国立下无数战功,对当今皇帝更是有拥立之功,可谓风光无限。
当初陈平去世后,大家都以为接替陈平的应该是灌婴,没想到刘恒又把周勃叫了回来,可见周勃在刘恒心中究竟是何地位。
连周勃这个大腿都甘心交权了,他们这些连脚趾头都不是的人,能拧得过刘恒这个胳膊吗?
就在殿下群臣哗然之际,刘恒站起身走下台来,将周勃扶了起来。
“周丞相劳苦功高,在朝中做事令大家无不信服,朕又岂能忍心让您回封地呢?”
“老臣实在力不从心,这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老一辈的人也该退下来了,回到封地颐养天年有何不可?”周勃这里已经不像演戏,倒像是真情流露了。
在经过三辞三让后,刘恒终是答应了周勃的要求,接过了相印,并给周勃加了1000户的食邑。
有周勃这个例子在先,老一辈的列侯们也都放下心来,纷纷表示愿意回封地。
当然,承继爵位的一些军功二代肯定是不愿意回去的,他们依然唱着反调。
刘恒倒也不急,一步步的瓦解,如今老一辈的人能够交出权力,刘恒已经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那些开国功臣的影响力,要比这些功臣二代强太多了。
这次大朝会,刘恒不仅收回了权力,将功臣集团瓦解,还给了一批老臣体面的退场,除了承继爵位二代们,都算是皆大欢喜了。
临走之前,周勃又亲自去了一趟北军,看望了一下儿子。
周亚夫肯定是不能跟着周勃回封地的,他现在是北军的校尉,还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父子二人,终于由吵不完的架,变成了说不完的情,在这一刻,以前所有的不愉快都释怀了。
或许下次相见,便是在另一个世界了……
周勃的人脉还是很广的,临走之际,大家都来送行,连刘恒都亲自来了。
周勃和他们一一作了告别,送走他们之后,周勃还是没舍得走。
直到等来了苏云。
苏云悄悄将之前答应周勃的东西,塞到了他的车驾里。
是道家的不传之秘,修习之后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以让周勃晚年在封地好好地练一练。
兄弟二人就这样面对着面,有无数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了一个拥抱。
周勃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个执念,“兄弟,别活这么累,大汉终是刘姓江山,和你无关,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别把肩上的责任看得太重。”
“我!走了!”
周勃坐上了马车,迎着夕阳,缓缓离开了这长安城,离开了这权力的旋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