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离情难诉心悲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瑶,“小姐,这是世子留下的绝笔信。”

苏锦瑶接过信,指尖微微颤抖。

周氏一把夺过信,展开细读,脸色逐渐变得苍白。

此时,江珩君匆匆赶到私园,却得知苏锦瑶已经离开。

“母亲,锦瑶呢?”他焦急地问道。

周氏将手中的信递给他,语气复杂,“她答应离开长安,再也不回来了。”

江珩君一把抓过信,颤抖着展开,目光落在信上的字迹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母亲,您究竟对锦瑶说了什么?!”

苏锦瑶在林君策坟前静静伫立,焚香祷告,青烟袅袅升起,仿佛带着她的思念飘向远方。

她轻抚着冰冷的墓碑,泪水无声滑落,在心底默默告别。

回到苏府,赵和君正等候在正厅,神色凝重。

苏锦瑶开门见山,提出想去平襄的意愿。

赵和君赞同地点点头,分析道:“平襄远离长安,你可暂避风波,且你外祖父在平襄颇有威望,可保你平安无虞。只是此去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

“我会照顾好自己。”苏锦瑶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翌日清晨,苏府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方雅兰平安诞下一子,苏锦瑶悬了一夜的心终于落地。

全家沉浸在喜悦之中,唯独苏锦瑶心中五味杂陈。

洗三礼后,她来到方雅兰床前,说出自己即将离开的决定。

方雅兰眼眶泛红,紧紧握住苏锦瑶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娘舍不得你,但娘知道,你留在这里只会更痛苦。”

为了冲淡离别的伤感,苏锦瑶拉着秦婉凝嬉闹玩耍,仿佛一切如常。

启程之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却照不亮苏锦瑶心中的阴霾。

方雅兰身子虚弱,无法送行,秦婉凝和赵和君陪她来到十里亭。

“一路保重。”赵和君将一个包裹递给苏锦瑶,“这里面有些盘缠和路上用的东西。”

秦婉凝眼眶泛红,哽咽道:“妹妹,到了平襄记得写信回来。”

苏锦瑶强忍着泪水,点点头,翻身上马。

就在她即将策马离去之时,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秦婉凝,“姐姐,将这封信交给……”

话音未落,秦婉凝看到远处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朝这边疾驰而来,脸色微变,“妹妹,那是……”

苏锦瑶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向秦婉凝,“姐姐,将这封信交给……” 话语戛然而止,目光越过秦婉凝的肩头,落在了远处飞驰而来的身影上。

心跳骤然加快,如同擂鼓般震耳欲聋。

秦婉凝顺着苏锦瑶的目光望去,脸色微变,低呼一声:“妹妹,那是……”

尘土飞扬中,一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江珩君。

他一身墨色劲装,脸色阴沉,眉宇间凝聚着浓烈的焦急和不安。

骏马在他强劲的臂膀控制下,嘶鸣一声,稳稳停在十里亭前。

他翻身下马,几步走到苏锦瑶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她,声音低沉而沙哑:“锦瑶,你为何要躲着我?”

苏锦瑶心头一颤,下意识地将手中的信藏到身后,眼神闪烁,不敢直视他探究的目光。

“我……我没有躲着你。” 她的声音细若蚊蝇,连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

江珩君的目光落在她藏在身后的手上,眸色深沉,“那是什么?” 他伸手,想要拿过她手中的信。

苏锦瑶却将手缩回,紧紧攥着那封信,指节泛白。

信纸的棱角硌得她的手心生疼,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一般,尖锐而刺痛。

“给我。” 江珩君语气强硬,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苏锦瑶咬着下唇,倔强地不肯松手。

信纸被她攥得皱巴巴的,仿佛下一刻就要被揉碎。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紧张而哀伤。

秦婉凝和赵和君在一旁,也不敢出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人僵持不下。

春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吹乱了苏锦瑶鬓边的碎发,也吹散了她眼角的泪珠。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抬头看向江珩君,语气带着一丝颤抖,“世子,这封信……是写给你的。”

江珩君闻言,他静静地看着苏锦瑶,等待着她的解释。

苏锦瑶将信紧紧攥在手中,指尖几乎嵌入手心,一字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