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之而使其厌恶达到极点。君主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不能掩饰自己的感情,内心感情的变化必然流露在面部,臣下就可以据此而知其隐情了。”

触龙的揣摩术《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说赵太后的著名故事,就是臣下揣摩透了君主的心意以后而进谏成功的一个范例。

当时,秦国发兵攻打赵国,一举攻占三城,赵国形势岌岌可危,只得向齐国求援。齐国怕赵国反复无常,提出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来齐国做人质,方可发兵救赵。但是赵太后溺爱幼子,舍不得让长安君前往齐国做人质。大臣们纷纷进谏,赵太后越听越怒,最后说:“有再劝我派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就朝他脸上吐唾沫。”但没过多久,侍臣就向她报告,老臣触龙求见。赵太后心想,还真有不怕事的?便盛气而待。

过了一会儿,老态龙钟的触龙步履蹒跚地来到后宫,对赵太后说:“老臣脚有病,走路慢,很久没来参见太后,故愿见太后。”丝毫不提长安君的事。赵太后心中一顿,但依然冷冷地应了一句:“老妇也只能靠轮椅车代步。”触龙问:“饮食还好吗?”赵太后说:“喝粥而已。”触龙也感叹道:“老臣食欲不好,每日坚持步行三四里,才稍微增加一点饮食。”赵太后逐渐消气了,看来这老头儿是来与我闲聊的,她的态度也就逐渐缓和下来了。

触龙接着说:“老臣有一幼子,请太后可怜老臣,让他到王宫做一名卫士,老臣死了,也放心了。”这时赵太后完全放心了,原来他是为儿子说情来的,于是便很爽快地答应了触龙的请求,并问道:“年龄几何?”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年少,我希望在去世之前将他托付给太后。”赵太后笑问道:“大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肯定地回答说:“甚于妇人。”赵太后不服气了,争辩道:“妇人更甚。”赵太后不争辩还好,她这一争辩,就上了触龙的圈套了。

触龙说:“依老臣看来,太后爱长女更甚于爱长安君。”赵太后反驳道:“君言差矣。谁不知我最疼爱长安君。”触龙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当初太后把长女远嫁燕国为王后时,恋恋不舍,哭得悲悲切切。但是后来太后每次祭祀时,又暗暗地祝祷:”燕后千万别返回啊!‘您这样做,岂不是为燕后作长久之计,使其子孙即位为燕王吗?“赵太后回答说:”的确如你所说。“

触龙接着问太后:“我们赵国三代以前封侯的子孙们,现在仍有继承侯爵的吗?”赵太后回答说:“没有了。”“不独赵国,其他诸侯国还有连续三代继承爵位的吗?”“老妇还没听说过呢。”触龙说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这些子孙位尊而无功,禄厚而无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今太后疼爱长安君,封以高位,赏以膏腴之地,但至今还不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一旦太后山陵崩,长安君凭什么自立于赵国?所以老臣以为太后没有为长安君作长久之计,不如爱燕后之深啊。”

哦!赵太后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触龙还是来劝她那件事的。但是她现在不仅不生气,反而为触龙的深情所感动、所折服。况且触龙也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要求她派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呀!于是她无限深情地对触龙说:“您说得很对!我这就把长安君交给您,任君使派。”

于是长安君到齐国去了!于是齐国发兵了!于是秦军撤退了!于是赵国转危为安了!

触龙真不愧是一位善于进谏的人物。他之所以进谏成功,关键就在于揣摩透了赵太后爱小儿子的心理,然后以巧妙的言辞使赵太后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行东方。随行的人员有丞相李斯、百官大臣、小儿子胡亥以及中车府令赵高。当秦始皇巡行到山东平原县时,就得了重病,生命垂危。秦始皇自知命不久矣,便立下遗诏,命正在北方边境监军的长子扶苏即刻赶回咸阳参加葬礼并继承皇位。遗诏尚未发出,秦始皇就在沙丘去世了。

秦始皇的死,只有李斯、胡亥、赵高以及几个贴身宦官知道。李斯催促赵高赶快发出遗诏,速召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但是赵高却心怀鬼胎,另有打算。他想,扶苏聪明,办事有主见,其治国思想与始皇不同,对自己更是瞧不上眼。如果扶苏即位为皇帝,肯定信任蒙氏兄弟,到那时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他扣压了秦始皇的遗诏,开始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他首先说动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然后又利用李斯胆小怕事的特点,对李斯进行威胁利诱,使李斯同意共同拥立胡亥为帝。于是三人密谋策划,毁掉了秦始皇立扶苏为帝的遗诏,另外伪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