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董太后这时也进来了,看着浑身通红,皱皱巴巴的小家伙,神情各异。
何太后欢喜的不行,抱在怀里,盯着小家伙,脸上笑开花,道:“这是我孙儿……跟辩儿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激动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之前给刘辩安排那么多女人,刘辩不喜欢,好不容易收了一个唐姬,肚子迟迟没动静,让她忧心忡忡,又安排了不少,但刘辩碰都没碰,以至于让何太后产生了不好的猜测。
现在,大胖孙子终于在怀里,何太后总算是长松一口气。
董太后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新生儿,心态有些复杂。
这个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刘协彻底失去了机会,自然令她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稍加宽慰的是,有了这个孩子,刘协失去机会的同时,危险性也大大降低,朝野不会对刘协虎视眈眈,整日想方设法的弹劾、构陷。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辩的戒心将会少去大半!
而此时在门外,不止蔡邕在,杨彪,王允,荀攸,荀彧,钟繇等人都来了,站在门口,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心里全是长长松了口气,心底长久以来压着的大石,轰然落地了。
过了很久,刘辩抱着小家伙,在一众人簇拥下走到门口。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众朝臣见着,纷纷抬手行礼,声音朗朗,在永宁殿回荡不休。
刘辩比所有人都高兴,看着他们,大声道:“赏!群臣放假三天,今晚大宴!”
“谢陛下!”
朝臣们同样回应着,再次拜下。
刘辩没有多说,交代几句,让潘隐安排,便又抱着小家伙回去。
群臣们聚集在一起,在内侍的指引下,三三两两,依依不舍的离开。
走在最前面的是杨彪,而后是王允,皇甫嵩等人,所有人都带着笑容,一脸和气。
甚至于,杨彪还回头,与王允寒暄了几句。
王允漠然的脸上展露笑容,客套的抬手。
两人之间还没完全掀起的‘决战’,在无声无息中消弭不见。
朝臣们都很振奋,但最开心的,莫过于蔡邕了。
他走在人群中,并不显眼,脸上却充斥着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之色。
蔡邕本就好名,但在先帝时,郁郁不得志,只有一个小小‘议郎’傍身,空有偌大生猛,却无处施展。
现在,他不止是太常,女儿更是诞下了皇长子!
按照大汉皇室传统,用不了多久,他或许便能位极人臣,一展平身抱负!
蔡邕这边正畅想着,身边的同僚们好像突然会意过来,热情的与他招呼,客套。
没用多久,出永宁殿的人群,走向朱雀门的一大群人,分做了四部分。
杨彪领头,有少量跟随者。
随后是孤零零的王允。
而后是荀攸,荀彧,钟繇等四五人。
再后面是一大群人,围绕着蔡邕,主要以六曹侍郎、九卿少卿等为主,林林总总十多人。
潘隐很忙,忙着布置大宴的场所,又要跑去御厨,然后是刘辩身前身后。
随着皇长子的出生,整个皇宫如同过年,忙的一塌糊涂。
待等晚上,刘辩带着小家伙出现在却非殿,让朝臣们亲眼看过,便又送回后宫。
他与群臣开怀畅饮,比刘协大婚时还要热闹。
皇宫里的喜庆,是会溢出的,洛阳城继二连三的喜事,对于冲淡朝野各种龌龊是相当有用。
……
三天后,景福殿书房。
蔡邕站在刘辩对面,介绍着递过来的几个字。
这是在给皇长子取名,刘辩坐在椅子上,盯着纸上的几个字,实际上只是盯着一个:绍。
“绍,可以。”
刘辩审视了好半晌,轻轻点头道。
‘绍?’
蔡邕心中大动,连忙抬手道:“臣这便去通知宗正,录入碟谱。”
刘辩嗯了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玉牌,上半部分是‘刘’字,下半部分是空的。
又看了眼‘绍’字,刘辩握着刻刀,小心翼翼的刻写。
潘隐从外面悄步进来,见刘辩神情专注,不敢打扰,无声的又退了出去。
刘辩刻的极其认真,一丝一毫差错不敢有。
这种玉极其珍贵,但凡错一点便浪费了。
足足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