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的。菩萨要先专,先求专再求广。就像树一样,先把树干生好了,再往外开出枝叶花果。所以,你这个大乘佛法,你的本修、你的正科是中道实相,是一心三观。在菩萨戒上说,对于中道实相没有通达之前,你不能接触小乘法。小乘、外道的《论语》《孟子》都不能接触的,因为会先入为主。等到你对中道实相完全通达熟悉了以后,你不受影响了,你整个大乘的正见建立起来,你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分,两分修学大乘佛法,剩下三分之一学习小乘、学习外道,可以的。就是说,你一个初学者就是这个态度,“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本科给学好。作为一个大乘菩萨,你的功课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见,然后再去参考其他的思想。是这个概念。
我们看第二段。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修学佛法的开始,一个初学者,就是恭敬请益。你经过一段时间,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后面就是精进了,因为你知见懂了,你这个车子就得上路了。什么叫精进呢?“如人至心,求佛舍利。”他可能要求一个佛像来礼拜或者供养等等;或者是求经,找一部经来受持,来顶戴受持。那么求佛像来礼拜,求经来受持也好,“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这是一心行道了。
这段等于是说明,一个菩萨的成就,一开始先恭敬请益,最后就是精进修学。这种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从这十种相状来看都可以判断,要么信根具足,要么慧根具足。
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我们看丑二的“总结可说之相”,这里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
最后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我说是相”,前面有十种相状,就说明这个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以这两种善根,“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其实大乘的善根有五种,信、进、念、定、慧,但信是根本,慧是最后,中间的就是一个过程,信、进、念、定、慧。“如是等人”,就是前面十种相状的人,他听闻《法华经》一定可以信解受持,那么你应该要为他来宣说《妙法莲华经》,是这个概念。
〈譬喻品〉到这里告一个段落。〈譬喻品〉其实经文蛮长的,我们等于花了十堂课来说明〈譬喻品〉。整个〈譬喻品〉主要是讲一个观念,叫做“会权入实”。就是说,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从现实的角度要马上求出离道,因为在五浊恶世会产生障碍,因为大火生起了、寿命短暂了。那么,我们在修习权法的时候,怎么样跟实法对接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大乘善根?所以它必须怎么样?把权法跟实法做一个会归。
“会权入实”,当然是一个理论,就是先权,然后会到法法消归心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会权入实的实际操作是什么?智者大师讲出四个字,叫做“一心三观”。所以,你一心三观你会操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一心三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叫做一心,第二个叫三观。我们一般人修学不重视一心的。比方念佛,你就好好念佛,就忆念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但是你这样子的修学就落入因缘的修证。落入因缘的修证的时候,你少一种力量,少一种你内在的、发自内心的自性功德力。所以,你一旦直接提佛号,那你只能够得到佛力的摄受,你没办法得到来自于内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就没有了。所以,人家念佛是两种力量,你念佛只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重视一心的概念,你没有重视《法华经》的这个一心。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在修学之前先内观,先不要提佛号,你要先内观真如。
什么叫内观真如呢?就把我们的心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为什么不适合提佛号?因为它受过因缘太多的染污。我们落入轮回以后,我们做过人,做过畜生,做过蟒蛇,做过老虎,所以这念心有善根有烦恼,有烦恼有善根。那你用这一念生灭心去念佛,问题就很多,这是因地不真。就是佛陀说了,你这个因地带有夹杂。
就是说,你不能用你现在这一念经过轮回、经过很多生命经验的心来直接念佛,因为,这个佛号跟你的心接触,它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