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法莲华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9章 第69集《妙法莲华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心,我就是一个卑贱的众生,我什么都不是。思惟菩提心的功德,说是“王子坠地,功超群臣”。我是一个凡夫,发了菩提心,我就生长在佛家!你看阿罗汉功德这么大,他带一个弟子,弟子经过田园的时候看到农夫的辛苦,起了一念的菩提心,阿罗汉马上请他走前面。他的弟子什么事都没有做,是一个凡夫,他就一念的菩提心,阿罗汉有神通,就马上请他走前面。

所以,法门会不会在你心中落根,就是你一定要把这个法跟你的生命结合在一起。我一定!我非常需要它!这个法就会在你心中落根。如果这个法门对你来说,你认为可有可无,那这个法就轻轻地从你心中走过去,是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了。

所以,其实我们修习法门不一定要多。你看有些人一辈子修了很多东西,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来,什么都没有。拜忏的时候他也去拜忏,做义工他也去,他修了一辈子,他的心中全部是妄想跟执着,佛法对他来说叫做结缘。有些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我这一辈子就是不打妄语,我把口业守好!就是他把它当一回事,这也是一种善根。

所以诸位,这个法有没有在心中落下根,是你决定的。你把它当一回事,这个法就住下来了;你不把它当一回事,你这一辈子就算把佛法什么都学过了,你也还是妄想颠倒。就这样子。所以为什么你要修皈依?就是这样子,心态很重要。你把佛法当作哲理来研究,跟把它当作一种宗教、一种皈依式的修学,那就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就是看你了,看你的心态了。

下一段,〈药草喻品〉。

【学员提问】请师父慈悲,再次说明在草木的生长过程中,雨水及大地的相互关系。

【师父答疑】好,这也是一般性的问题。这个〈药草喻品〉讲两件事:一个叫做滋润,一个叫做生长。雨水跟草木叫做滋润,就是雨水一下,草木得到滋润。那么草木得到滋润以后,当然就是什么样呢?各自生长,叫“无差而差”。草吸收的水少,就长出它草的这一部分;树吸收的水多,它长出了水果。那么雨水跟草木所要表达是一种权法,五乘的因果,各自有各自的善根的增长。

草木跟大地的关系就不一样,草木跟大地的关系叫做“差而无差”。就是,大地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根跟大地的结合,对于大地来说它是平等。所以,雨水跟草木是一种权法的增上,而草木跟大地强调的是一种真如的安住。就这样子。我们一般只看到了草木的生长,我们看不到真如的安住这一块,因为真如安住是在大地以内。

我们举一个例子好了,就是这个草木的生长跟大地的安住,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布施。布施是一个雨水。对不对?你修布施的时候,你做义工的时候,你受到布施的法的滋润,你来生会得到富贵的果报,我们一般人是这样解读。但是你可曾想过,当这个布施的法在你心中运转的时候,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这个布施的法是在你内心转动啊!就是说,你知道你这个富贵果报是怎么来的吗?你不知道。你以为是布施给你的。错!这个布施其实某种程度已经在启动你自性的功德。就是说,布施为相,带动布施的心,带动成就布施的自体,产生布施的潜在的功能,而成就布施的因地,而有各式的因缘,最后有布施的结果,最后回归心性,如是本末究竟等。其实,你在布施,你同时也跟真如本性在互动。真如本性就是你要不断地互动,真如内熏,你越动它,这个真如就越有活力。

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到了树产生了水果,但是你看不到这个布施跟你的自性是怎么互动的,这只有佛陀知道。这样懂吗?

就是说,佛陀表面上施设布施的法,你以为说你布施要成就富贵,其实布施是拉近你跟真如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这一点。从佛陀的眼光,他要的是这一块。当然,你如果修理观,那更快,效果更好;你不修理观也可以。佛陀说,你自己不知道。但是,尽管你不知道,你的布施在你的心中运转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跟真如更接近了。所以每一个法都是权实不二。在我们来看好像是权法,但在佛陀来看,你在权法得到你要的,但是你的真如也在增上。当然这个法在你的心中有烙下更深的力量,就看你自己有没有产生一种皈依、观照、发愿,这个才是关键。你自己心态的准备也是一个因素。

我们看下一个,这一个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会深入地讨论。

【学员提问】〈药草喻品〉的核心理念是“权实不二”。但作为末法时代的凡夫,我们对佛法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