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明熏习故”。这些烦恼是怎么来的?就是从清净心不断地熏习,就产生贪瞋痴的杂染相出来了。
那怎么办呢?
“无明染法,实无净业。”当我们变成无明所主导的时候,我们一般人的行为是被性格主导。你是什么性格,你就容易造什么业。也没有人把所有的杀盗淫妄全部做光吧?有些人偏重杀生,有些人偏重偷盗,有些人偏重邪淫,各式各样。所以这个无明染法基本上是没有清净业的。
但是,如果他去学《法华经》呢?他去读诵《法华经》呢?这个时候,在无明妄想当中,他启动了真如门而产生一种逆向的熏习。我们前面讲过,真能破妄。妄想再怎么大,是因为你攀缘它,你执着它,它才有力量。因为它本来就是外来的东西,因缘所生法,所以你一旦内观真如,知道你的本性是清净、具足的时候,这样子就产生一种破妄显真的功能,就逆转了。
为什么古人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诸位!六道众生是怎么产生的?是在梦中才会出现。就是一个人,因为你颠倒了,攀缘了,你才会出现六道果报。就是说,我们跟诸佛同一个心性,我们怎么就六道轮回,佛陀怎么就受用法身的功德,这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做梦,他是觉醒的。我们因为妄想的熏习,所以就自己产生了六道轮回。但是你要回光返照,欸,你的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以,有一天你成佛以后,你会说,欸,那上一辈子的、我无量劫的六道轮回,跑哪里去呢?就跟做梦一样。你醒来的时候,你说,那我昨天做梦的时候,我遇到很多人事,那现在梦境跑哪里去了?答案只有一个:觅之了不可得!就“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整个生命就是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无明势力强大,无明熏真如,那你就产生六道轮回;那你一回光返照,真如开始启动,真如熏无明,就是大般涅盘。生命只有这两种情况。
这样子讲,这个一念随喜的功德就显现出来了。就是世间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了。他呢,他也不学《法华经》。不学《法华经》,他整天只能够跟着妄想走,他把妄想当作自我。这种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了,这个六道轮回的轮回就看不到底部了,就这个人轮回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了,没有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第一种,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
第二个,靠事修的。他就是不断地修学法门,念佛、持咒、拜忏。但是这种来自于外力的摄受,只能暂时调伏。暂时调伏就是说,你今生在的时候你受了菩萨戒,所以你不敢造业。你不敢造业并不是因为你自己有防非止恶,不是。你是思惟我造了业以后我堕落三恶道,我造了业以后违背我的誓愿,违背我的戒体,所以不敢造恶。而不敢造恶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外在的戒体的摄受。那这样有个问题,我们前面说过,你内心的功德只要是外来的,都是暂时借的。你来生来的时候,你万一没有再受菩萨戒呢?你来生来的时候,万一你没有遇到佛法呢?你上辈子的正念都是向外面借来的,等到你来生没有遇到佛法、没受菩萨戒的时候,你那种调伏的功能全部丧失掉。而你又加上福报大,那很可能就开始放逸了,就很可能落入印光大师说的三世怨。为什么?因为你自己没有产生一种内心的调伏,你所有的正念都来自于外力给你的摄受。这个是非常危险。就是这个人一路走事修路线的。
那一念随喜为什么殊胜呢?因为它是第一次发自内心的一种观照跟调伏。而这种功能,记住!它不借外境的,只能内善根。虽然它只是一瞬间,但是有这一瞬间,就有第二瞬间,因为真如是不可破坏的。诸位!光明出现以后,我们没有听说黑暗会破坏光明。所以,光明,你只要累积一分,它就有两分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菩萨戒说,你一个人成就大乘种性就是成就菩萨戒体。真正的戒体,尤其《梵网经》的戒体,它是透过理观,“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而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
而这种防非止恶是怎么回事呢?“虽造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这才是真正的功力。就是说,这个人他即便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即便生长在非洲没有佛法的地方,他内心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就是有人带他去造恶,他可能很多朋友,他随顺他们,但是他一旦造恶以后,“虽造恶业,速疾能悔”,他自己会产生惭愧心。你问他为什么,他说不出来,因为他没有接受佛法。但是他那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是因为他因地修理观,这种理观不是借来的,所以他在因地造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