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台宗的法师,每一个都是辩才无碍,因为他们主要是受持《法华经》。
这种四无碍辩,就像风在空中活动一样,就是没有障碍的,风要往东边走就往东边走,风要往西边吹就往西边吹,他自行化他,无所障碍。如来灭后的这五种法师,他能够如实了知佛陀所说的一切经典。他受持《法华经》,但你把《金刚经》给他看,你把《楞严经》给他看,他全部都了解。包括了一切修学的差别事相、修学的次第,他都了解。他不但了解,还能够“随义如实说”,随它的义理差别来为你宣说。
就像日月的光明,破除一切的黑暗,这个受持《法华经》的人,“斯人行世间,能灭众生闇”。他能够为你解决你心中的疑惑,能够教授无量的三乘菩萨,“毕竟住一乘”。他能够让你从法力的修学,会归到心力的修学。
它是这样,就是你要掌握迹本二门。
你想想看,迹门就是权实二法,所以你掌握了迹门,你都通达这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就是迹本二门。要么就是权法,方便法门,先让你成就安乐,又让你成就解脱。佛陀没办法,因为“众生没在苦”,在痛苦当中你跟他讲太深的法,他可能就没有耐性了,所以先讲权法。最后就回归到一念心性了,一心三观。所以,你通达迹门,一切佛法都通达。
你通达本门,就开近显远,你知道应化身跟法身的关系,你也知道什么是佛陀。
好了,你知道什么是佛法,又知道什么是佛陀,那你佛教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一个是法,一个佛。一个是因地的法门,一个是果地的功德。所以,你迹本二门都通达了,那一切佛法对你来说,自然通达。
当然了,你没有学过佛法,就像蕅益大师跟六祖大师有差别了。蕅益大师他们书读得多的人,他讲话的那个词特别优美,这一点不同。他讲话那个文字相特别美好。六祖大师没有读过书,他那个文字相就稍微差一点,但是义理是一样的,就差在这里。
我们看第二段,“结示信解劝修”。
是故有智者 闻此功德利
于我灭度后 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 决定无有疑
这一段是整个〈如来神力品〉的一个结劝。
“是故”,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听闻受持《法华经》的功德以后,他决定会在佛陀灭度后的末法时代如法地受持《法华经》。
那么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就是把你的疑根根本地拔除。
诸位!大乘的善根最关键的就是信根,而也是最难的,这一关是最难突破。因为你所有善根里面,信、进、念、定、慧,你第一关是最难突破的。因为大乘佛法都是不思议境,净土宗也是一样。因为你信心具足,你就开始会精进了。你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生命短暂,好不容易遇到《法华经》,你当然是抓紧时间读一篇、读一品,就是把自己的一心三观加强一分的力量,对你未来的修行是很有意义,这就是储存一种强大的力量。所以信根就会产生精进,精进多了就产生正念、正定,最后无漏的智慧就出现了。而你要成就信心,就读诵《法华经》。就是你要受持斯经,“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
成佛之道,你如果不了解这个真妄不二,你就没有办法成佛了。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非常关键的信根。如果你不相信妄想的本质是真心,你就没办法成佛了。因为你不了解真妄不二,那你能够做的就是要把妄想消灭,就跟阿罗汉一样把妄想消灭。也没错,妄想灭了你内心寂静了。但是你那个寂静不是真实的寂静,那叫一潭死水,你折损了菩提性,这个是不正常的方法。所以,你能够成佛,来自于真妄不二。
净土宗的信心也是这样。净土宗的信根也是自他不二,自他不二也是建立在真妄不二。就是,你凭什么跟佛陀感应道交呢?我先问净土宗的人,如果你不学《法华经》,你认为你业障深重,佛陀万德庄严,好了,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就好,你跟佛陀之间有没有交集?如果你今天用因缘观,的确,你跟佛陀找不到交集。佛陀有他活动的十八界,你有你活动的十八界,这两个是怎么感应道交?你告诉我,你怎么感应道交?
所以,你的信根如果没有你自己理论作基础,那你这个信心只是嘴巴讲的,你临命终的时候是考验。但是,你知道“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把你的心跟佛陀的心用自他不二的思想这么一操